早熟葡萄瑞都紅玉“改良 H 型”避雨栽培技巧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5263人閱讀
大家都知道貝母是名貴的中藥材,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其實它除了藥用價值外還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既可以觀花又可以觀葉,那么大家知道怎么盆栽葡萄貝母嗎?不知道的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葡萄貝母盆景栽培技巧喲 。
葡萄貝母的球根并不大。栽培土壤配置方案以泥炭土+綠沸石+火山石,由于泥炭土本身的保水性特別強,在調(diào)配土壤比例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顆粒的數(shù)量,投放不同品種的顆粒,以確保泥炭土的通氣性和透水性。在配土?xí)r也可以拌入了緩釋肥,用以增加肥力,延長肥效時長,一般緩釋肥的肥效能達到3~4個月左右。根據(jù)球根的大小 最后選擇了一款18×18厘米的方盆密植了10顆種球即可。
由于葡萄貝母是國外進口的球根品種。對生長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此時已是深秋,對于球根種植來說,整體播種時機略微偏晚。進入深秋之后,氣溫急劇下滑,生長溫度達 不到植物所需的基本條件,因此最嚴重的情況是直接導(dǎo)致僵苗,停滯生長。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江南、華中和西南地區(qū),這些地方進入11月中下旬之后,早晚溫差加大,氣溫總體不適合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而供暖區(qū)和珠江三角 洲地區(qū)倒是不太會有這類情況。
可能是受到低氣溫的影響,從11月底球根埋下去開始,直至2018年2月中旬,球根完全處在毫無動靜的狀態(tài),就和空盆一樣。這類情況在球根植物中也算普遍,有不少品種都是首先生根汲取土壤養(yǎng)分,開春后再慢慢開始地面部分的生長。果然葡 萄貝母也屬于這種情況,2月中旬左右,氣溫稍有回升,終于看到空蕩蕩的土面上竄出了一些新綠。
在埋球后直到發(fā)芽這個漫長的空盆階段,最主要的是澆水的頻率問題,需要嚴格控制水分的供給。由于地面部分此時尚未生長葉片,水分的蒸發(fā)和消耗非常低微,水大容易造成球根的霉變。我采取的是潮而不濕的澆水原則, 主要是補充土層表面的水分,往往用噴壺輕微噴灑即可,在這個時期,也可以直接把花盆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的環(huán)境,無需任何采光,一來可以減少光照對水分的蒸發(fā)作用,二來地面部分沒有植株的生長也無需光照的補充,直至破土而出后再挪動花盆增加光照。另外,雖然地面部分無生長,但是地下球根畢竟還是在扎根發(fā)育的,所以為了迎接春花的燦爛,適時的追肥也需要跟進,可以在澆水的同時搭配水溶性肥的施用。
進入3月初,浙江的最高氣溫一度飆升到了30℃左右,球根植物也進入到了迅速生長的階段。葡萄貝母也快速地孕育了花蕾,并飛快地進入花期。前期慢悠悠好幾個月沒有動靜的情況在3月完全變了個樣,就一個“快”字足以形容。好像一夜之間就變換了模樣。
不過也因為初春的這輪升溫,病蟲害也隨之迅猛發(fā)展。這時候粘蟲板、阿維菌素等滅蟲手法輪番上場,依舊沒有徹底解決,裸露在外的土層總是能輕易看見小黑飛的痕跡。可以用上了鋪面,隔絕土壤內(nèi)有機質(zhì)對于小黑飛的吸引。
葡萄貝母的花顏色灰暗,花朵嬌小,一顆種球只開一朵花。如果想要增加種植美觀可以加大種植密植度,可以嘗試更大的播種密度,讓花梗 更加緊湊地挨在一起。形成不一樣的風(fēng)景。
貝母是觀賞價值極高的中藥材,如果盆栽是很好的風(fēng)景,但是各位在種植時需掌握一定的種植技巧,不然會達不到想要的美觀,以上是關(guān)于葡萄貝母盆景栽培的技巧。各位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