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大講堂第217期】學習貫徹新修訂《科普法》切實履行新時代科普責任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7753人閱讀
春砂仁如何防治病蟲害?春砂仁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藥用價值極高,主治胸脘脹滿,胃果食滯,噎膈嘔吐等癥。但現(xiàn)今由于供應嚴重跟不上需求的發(fā)展,因此為了滿足中草藥市場上對于春砂仁,開展了林下春砂仁栽培技術研究,具體如下。
1 林下春砂仁生長習性
1.1 生長環(huán)境
春砂仁在生長環(huán)境上對于水分、溫度的要求較高,喜歡高溫和多降水的氣候條件,因此廣東和福建等地區(qū)比較適合栽種。在林下種植春砂仁通常會和一些其他植物結合式的種植,這對春砂仁對于光照、水分、授粉都會起到很大的促進和調(diào)節(jié)作用。
1.2 生長適宜溫度
春砂仁對于生長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生長適宜溫度為22-28度,春砂仁授粉適宜溫度為22-25度,能短暫適應1~3 ℃的低溫環(huán)境。當溫度高于25度時,生長緩慢,當溫度低于2度時,會導致剛栽植的春砂仁植株發(fā)生幼苗凍死的情況,降低春砂仁發(fā)芽率。
1.3 對于光線的要求
春砂仁屬于為半遮蔭性的植物,適宜漫散射式的光線照射方式。在林下種植春砂仁時,如果直射光線太過強烈,植株生長緩慢,嚴重時還會對葉片形成灼傷的傷害。因此在春砂仁的生長環(huán)境控制中應該把蔭蔽度控制在50%~70%,花果期和幼苗期的蔭蔽度應該保持在70%~80%和50%~60%。
2 林下春砂仁的種植技術
2.1 選擇合適的種植土地
春砂仁林下種植時對土地的要求會比較高,一般選用比較肥沃的土地,并且在肥力保持時間長的土地上,同時還要考慮選擇排灌便利的田地。地形要求不高,平地、山谷都可以種植,土壤上以磚紅色土壤以及符合春砂仁種植條件的土壤為宜。
2.2 對種植土地進行平整
林下種植春砂仁要注意對于種植土地的修整,對于林下樹木植被比較稀疏的地方要進行補充栽種樹苗,或者是移植栽種樹苗的操作,同時還可以適當種植一些開花結果的植株,這樣有利于春砂仁授粉。
2.3 在林下種植春砂仁的繁殖技術
林下種植春砂仁一般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繁殖植株的選擇應該采用較為健壯的植株進行分株繁殖,在繁殖的植株上最好具有2~3個的匍匐莖,在幼苗的葉片要求上最好有5~10片比較健壯的幼苗,作為植株繁殖的種苗。繁殖技術的季節(jié)為春季和秋季,春季繁殖時間在3-4月份,秋季繁殖則在9月份。在覆蓋物的選用上,可以采用草覆蓋的方式,以保持栽植地的濕潤。
2.4 林下種植春砂仁時對田間的管理技術
2.4.1 林下蔭蔽度的調(diào)節(jié)
在林下種植春砂仁時,要隨著春砂仁的生長調(diào)節(jié)蔭蔽度,當蔭蔽度過大時,要人為干預,砍伐林下多余的樹枝,反之則要及時補種蔭蔽的樹木。
2.4.2 土壤水分的控制
在春砂仁種植的幼苗期、開花期,要及時進行種植地林下灌溉。在多雨的春季要適當減少對春砂仁灌溉的次數(shù),干旱天氣則要加強對林下種植的春砂仁進行灌溉的操作。
2.4.3 病蟲害防治
春砂仁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果腐和莖腐病等,治理上以預防發(fā)生為主,遵循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要求。在殺滅病蟲害時,要選擇低毒性的農(nóng)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