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怎么栽培能實現(xiàn)豐產(chǎn)?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7660人閱讀
葉用銀杏怎么栽培?銀杏一直以來都屬于我國的珍稀經(jīng)濟林樹種,既可以觀賞,也有藥用價值。因此想要種植銀杏的人不少,下面將葉用銀杏栽培技術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 選地整地
選坡度在 15° 以下,土層深厚、濕潤、肥沃、微酸性和中性壤質土壤,交通、管理方便的地塊建立采葉園。秋、冬季底施農家肥 15 t/hm 2 、過磷酸鈣 750 kg/hm 2 、復合肥 300 kg/hm 2后全面深翻 20~30 cm 。秋、冬季翻耕可以通過凍融熟化土壤。同時要結合整地搞好排灌工程設施,做到旱能澆、澇能排 。
2 培育壯苗
選擇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土層 50 cm 以上、無積水、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和中性壤質土,育苗密度 60 萬 ~63 萬株 /hm 2 (用種量 1 875~2 250 kg/hm 2 ),株行距為 8 cm×20 cm 。育苗當年秋冬至翌年春發(fā)芽前隔1株去1株,移出的苗木移栽或岀售,留苗 30 萬株 /hm 2 ;第 3 年秋季采葉后,秋冬再隔1株去1株,留苗 15 萬株 /hm 2 ;第 4 年秋季采葉后,秋冬再隔1行去1行,留苗7.5萬株 /hm 2 。采用種子育苗建園栽植密度大,既可采葉,又可賣苗。
3 栽植
定植苗木要選用地徑 1.5 cm 以上、根系好、樹勢旺、芽眼飽滿的二至三年生實生壯苗,栽后 2~3 年即可成形。秋季在 10 — 11 月栽植,春季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栽植 。栽前挖寬、深各 20~30 cm 的栽植溝,栽時視苗木根系大小將溝內土面調整合適。苗木根系用 ABT 生根粉、多菌靈等進行處理并蘸泥漿。將已經(jīng)用泥漿浸泡過根系的銀杏苗按株距放在溝內,將苗木扶正,使根系舒展,一人手持樹苗對齊橫豎位置,另一人用鍬慢慢用細土覆蓋根系并踏實,并澆足定根水。最后用 1 m 寬的塑料薄膜覆蓋樹盤,可保濕保墑、提高地溫,以利成活,這一步驟對冬春少雨干旱地方尤顯重要。栽苗深度比起苗時略高,覆土要呈凹盆狀,以備澆水土壤下沉后使樹苗根頸與地表持平。
適當加大初植密度利于提高葉片產(chǎn)量。土壤瘠薄、品種發(fā)枝量少而直立,宜密;土壤肥沃、品種發(fā)枝量多,宜稀。一般密植園,株行距為 20 cm×60 cm ( 83 370 株 /hm 2 )、 30 cm×50 cm ( 66 660 株 /hm 2 )、 30 cm×60 cm ( 55 590 株 /hm 2 )、郁閉度以0.8~0.9 為宜。單行式,株行距 60 cm×60 cm ( 27 780 株 /hm 2 )、50 cm×80 cm ( 25 020 株 /hm 2 )、 40 cm×100 cm ( 25 020 株 /hm 2 )。寬窄行式, 2 行一帶,帶距 1.0 m ,行距 70 cm ,株距 50 cm( 23 520 株 /hm 2 )。
4 栽植后管理
4.1 施肥
銀杏采葉園栽后主要通過大量施用氮肥來提高葉片產(chǎn)量。生長期結合松土除草進行追肥, 1年追肥3次。
第1次在萌芽前的3月上中旬施尿素 300~450 kg/hm 2 ;
第2次在新梢生長高峰前的 5 月上旬施尿素 375~600 kg/hm 2 ;
第3次在7月下旬施含磷、鉀的多元復合肥300~375 kg/hm2 ,或追施糞肥7500kg/hm2 。施肥方法采用條溝法,即在行間開一條深 10~20 cm 的溝,將肥料均勻施入溝內,澆水覆土填平。單純施用氮肥也可穴施。
生長季節(jié)每月噴施 0.3% 尿素 +0.2% 磷酸二氫鉀或多元有機復合肥,可以加速新梢生長,增加枝條當年的生長量,提高葉片的光合功能和單葉鮮重。
4.2 深翻松土
每年秋季,結合施基肥進行行間深翻,以利熟化土壤和透氣。要堅持每年深挖松土 1 次,至少樹盤周圍要保持疏松狀態(tài)。同時施農家肥 30~45 t/hm 2 、過磷酸鈣 3 000 kg/hm 2 、硫酸銨 450 kg/hm 2 。施肥采用條狀溝施,條溝開在 2 行之間,溝深 30~50 cm ,在溝的底部先填入 20 cm 厚的腐熟農家肥和過磷酸鈣,然后將其他肥料填入混合均勻,填滿后把底土撒入地表面,澆水沉實,待水滲下后整平樹溝即可 。
4.3 及時灌排
春季土壤解凍后要澆1遍“萌芽水”。伏旱時需及時灌水,否則高溫干旱會使葉片發(fā)黃和焦邊,影響葉子的產(chǎn)量與質量。土壤封凍前澆 1 遍“封凍水”,以提高樹體的越冬性。葉用銀葉園大多地勢平坦,雨季應開溝排漬。銀杏喜濕怕澇,如排水不暢,土壤積水,造成根系無氧呼吸過久,積累酒精過多,會導致中毒爛根,根系窒息,削弱樹勢,嚴重者導致整株死亡;或導致土壤板結,通氣不良,會造成黃葉、落葉。
4.4 中耕除草
通過中耕,鏟除雜草、疏松土壤,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還可節(jié)約大量的營養(yǎng)和水分。春季中耕有利于保墑,夏秋中耕有利于抗旱。澆水或降水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每年中耕次數(shù)不應少于 4 次,中耕深度不低于 5~10 cm 。
以上就是葉用銀杏栽培技術的全部要點,歡迎大家前來收藏學習,如果你還想學習其他有關銀杏種植的技巧,可在惠農學堂搜索“銀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