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高效種植管理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20927人閱讀
豌豆是常見的蔬菜,很多人都喜歡吃。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一些,我們知道不管是種什么蔬菜,病蟲害最糟心了,那么豌豆種植會有哪些病蟲害?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褐紋病等,蟲害主要有黑潛蠅、潛葉蠅等。下面一起來看每一種豌豆的防治方法。
根腐病
發(fā)病癥狀:幼苗至成株均可發(fā)病,以開花期染病多,主要為害根或莖基部,病株葉片先發(fā)黃,后逐漸向中、上部發(fā)展,導致全株變黃枯萎。主、側根部分變?yōu)楹诤稚虺释良t色,根瘤和根毛明顯減少,輕則造成植株矮化、莖細,葉枝呈萎蔫或枯萎狀。
發(fā)病原因:病菌經土壤、病殘組織及種子傳播蔓延,經種皮和側根侵入,易與枯萎病混淆。一般干旱年份發(fā)病重。
藥劑拌種防治辦法:用種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拌種。
褐斑病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莖及莢。葉片染病會出現(xiàn)淡紫色小點,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散,布滿整個葉片,后病葉變黃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規(guī)則輪紋斑,中央壞死處產生黑色小點。
發(fā)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種子上越冬,借風雨傳播蔓延。播種過早或遭受低溫冷害,或土壤黏重、濕度過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長,均易發(fā)病。
農業(yè)防治:重病田與非豆科蔬菜實行2-3年輪作,同時要進行種子消毒,在冷水中預浸4-5小時后,放入50℃溫水中浸5分鐘,而后冷卻、晾干后播種。適當密植,增施鉀肥。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懸浮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7天1次,連噴2-3次。
白粉病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面為淡黃色小斑點,擴大成不規(guī)則形粉斑,嚴重時葉片正反面均覆蓋一層白粉,最后變黃枯死。發(fā)病后期粉斑變灰,并長出許多小黑粒點。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4%嘧啶核苷類抗菌4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每隔10~20天噴1次,連噴2~3次。
褐紋病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莖及莢。葉片染病呈不規(guī)則的淡紫色小點,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散,布滿整個葉片,后病葉變黃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規(guī)則輪紋斑,中央壞死處產生黑色小點。
發(fā)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種子上越冬,借風雨傳播蔓延。播種過早或遭受低溫冷害,或土壤黏重、濕度過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長,均易發(fā)病。
農業(yè)防治:最好能與非豆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并要進行種子消毒,溫水浸種4-5小時,再移入55℃溫水中浸5分鐘后,放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適當密植,增施鉀肥。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7天1次,連續(xù)噴藥2-3次。
黑潛蠅
危害癥狀:豆稈黑潛蠅是雙翅目潛蠅科黑潛蠅屬的害蟲,是分布范圍很廣的蛀食害蟲,主要為害豆科作物,從初孵幼蟲經葉脈、葉柄的幼嫩部位蛀入主莖,蛀食髓部及木質部。若防治不及時,將造成嚴重減產。
農業(yè)防治:適當調解播期,錯開成蟲產卵盛期,以減輕為害。
藥劑防治:施用藥劑為31%阿維·滅蠅胺或45%辛硫磷乳油等進行噴施防治。
潛葉蠅
危害癥狀:豌豆?jié)撊~蠅是一種潛葉蠅科,又被叫做油菜潛葉蠅,它俗稱是拱葉蟲、夾葉蟲、葉蛆等,是一種多食性的害蟲,它有130多種寄主植物,在蔬菜上主要危害芹菜、白菜、蘿卜、蠶豆、茼蒿等。
農業(yè)防治:蔬菜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落葉、雜草,燒毀或漚肥,以減少田間蟲口基數(shù)。
藥劑防治:可采用31%阿維·滅蠅胺、5%阿維菌素乳油等進行防治。
以上就是關于每一種豌豆病蟲害的癥狀及防治介紹了,提醒各位想要種植豌豆的你,豌豆種植只要遭遇病蟲害,就很容易對豌豆產量及品質產生影響,所以對于病蟲害,一定要做好防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