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396.06萬元!這個千里之外的“專家號”真牛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4022人閱讀
一說到“膨大素”不少人都會和“不健康、致癌”等詞語聯(lián)想到一起,其實激素(膨大素)實際就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它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農(nóng)藥,也不是非法的化學藥品,即使在對食品安全要求比較嚴格的歐美國家的水果蔬菜上廣泛使用。下面小編就分析一下膨大素的種類和在草莓上使用的利與弊。
膨大素的主要種類
1、赤霉素
赤霉素類的主要產(chǎn)品是赤霉酸,也就是常說的920,使用后可以促使草莓果實內的細胞伸長,直接的表現(xiàn)是果實拉長,起到膨果作用。赤霉酸(920)的特點是噴哪那長,正常生長情況下,避免全株噴霧,容易造成草莓植株旺長,噴霧時應只針對花、果噴霧。
赤霉素膨果的缺陷是細胞拉長,營養(yǎng)成分沒有同步供應的時候(尤其是鉀、鈣),容易造成果實發(fā)軟、果味變淡。
2、細胞分裂素
細胞分裂素類的成分主要有芐氨基嘌呤、氯吡脲、噻苯隆等,使用時建議只針對花、果噴霧。
這是因為細胞分裂素在果實使用后,可以使草莓葉片制造的營養(yǎng)物質和其他部位儲存的營養(yǎng)物質源源不斷的運向它所在的部位,使得草莓花、果對營養(yǎng)物質的競爭優(yōu)勢大于草莓的其他部位,促進細胞的分裂和橫向擴大,也就是說噴施后可以增加果實的直徑(增粗)。
3、生長素
生長素類的主要是以萘乙酸、吲哚丁酸為代表的成分,生長素類膨大劑按合理的濃度使用后可快速促進果實膨大。
其一,具有類似于赤霉酸的效果,促進果實的細胞伸長;
其二,生長素類膨大劑具有很強的吸引和調運養(yǎng)分的效應,使營養(yǎng)物質源源不斷地從草莓的其他部位運到果實中,促進果實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進行膨大,這點跟細胞分裂素有相似之處。
生長素類膨大劑最顯著的一個特征是高濃度使用后會造成苗子軟塌,一般是2-3天可自然恢復。使用這類膨大素的時候一定要同時補充硅、鈣葉面肥,以免造成果實品質降低。
上面說的這幾種膨大素大多時候并不是以真實身份出現(xiàn)的,大多是作為廠家的“秘方”隱形添加。說完這幾種膨大劑的作用特點,接下來說說最最關鍵的,這些膨大劑到底是能不能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
膨大素不宜使用的條件:
不管你是用或是不用膨大素,草莓根部吸收和葉片制造的營養(yǎng)都是固定的。有莓友認為,噴了膨大素后我多用一點肥料就可以了,而事實是用了膨大素根系也不會額外多吸收營養(yǎng),葉片也不會多增加光合作用。往往是肥料多用了沒起到相應的效果,反而造成了肥多“燒根”,肥多“燒根”最典型的癥狀就是老葉邊緣焦枯。
那么問題來了,用了膨大素草莓果子會迅速膨大,膨大就需要消耗營養(yǎng),既然不能多吸收營養(yǎng),那么膨大需要的營養(yǎng)從哪來?
前面介紹膨大素的特性說過,噴了膨大素后果實會從草莓其他部位(葉、莖、根)源源不斷的調運營養(yǎng),如果是草莓苗瘦弱不夠健壯的情況下,噴了膨大素必然會消耗抽空根、莖、葉里儲存的養(yǎng)分,造成根系弱,植株早衰,用一個詞來形容叫做“此長彼消”,相當于殺雞取卵,得不償失,尤其是低溫季節(jié),根系活力弱,光合作用也低,更不適宜使用膨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