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裂果是什么原因?怎么防治?
惠農網·農技學堂
26958人閱讀
不知道各位蘋果種植戶了不了解蘋果喬化稀植大樹冠栽培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在于結果晚、早期產量低、更新周期長。為了早結果,收益快,效益高,現在多實行矮化砧密植栽培方式,但矮化砧苗木育苗技術要求高、時間長。幾年來,有相關專家探索了蘋果喬化密植栽培技術,實現了3年結果, 5年豐產,達到了早結果、收益快、效益高的目標,豐產期可維持10~15年。下面以黃河故道產區(qū)蘋果種植為例,為大家簡單介紹這一技術,以供參考!
1 喬化密植主要栽培管理方法
1.1選用壯苗良種良砧配套
黃河故道產區(qū)蘋果基砧最好選用八棱海棠,品種選用當前適宜本地的優(yōu)良品種。2年出圃苗木,根系完整、芽大飽滿、干粗充實。定干 60~70厘米,當年成活,旺發(fā)6個以上分枝。冬季中、短截枝條。第2年5月新梢40厘米摘心,促發(fā)二次枝,迅速擴大樹冠。畝栽植80~110株,寬窄行栽植。
1.2地下管理
苗木栽前整地,挖深、寬均為 60~80厘米的條溝,畝施優(yōu)質基 肥2000千克以上。以后每年畝施基肥2000千克以上、復合肥50千克左右。根外追 肥, 前期噴0.3% ~0.5% 尿素2~3次,后期噴0.3%~0.5% 磷酸二氫鉀 2次。入冬前全園普遍深翻,結合施基肥。
1.3樹上管理
1.3.1修剪
采用冬剪、夏剪結合方法,幼樹主要開張枝條的角度,增加枝量,在分清主枝和臨時枝的基礎上,對旺枝撐、拉、捋、割,使極性變位,背上直立枝一般不疏,拉彎甩 放。嚴格控制中心干 上強,適時將原頭拉彎結果,以小枝帶頭或另發(fā)中心干,以果壓頂。當樹冠形成并有一定產量后,注意控冠降高。疏除過密枝,培養(yǎng)內膛枝組、輔 養(yǎng)枝,多留結果枝。為控冠降高, 5~6年生樹中心干 “悶頂” 開心, 10年生樹再次“下蹲”中心干。
1.3.2開溝疏根斷根
在“悶頂”開心和 “下蹲”中心干控制上強的同時,結合溝施基肥,順行開溝 (寬、深40~60厘 米),疏 掉 或 截 斷 過密、過多、過細的長根,以平衡地下地上長勢和刺激復壯根群,注意在寬窄行內輪換進行。
1.3.3骨干枝實行輪換結果,克服大小年
每株樹上骨干枝一半結果,另一半全部疏掉花芽。疏除花芽的骨干枝5月底進行環(huán)剝或環(huán)割2圈。結果的骨干枝采取疏花疏果和?;ū9胧_保骨干枝輪換結果。
1.3.4病蟲害防治
1~3年生樹重點保葉,進入結果期后葉、果兼保,并全部實行果實套袋技術。
2 喬化密植早期豐產栽培技術效應分析
2.1密植是喬化栽培早期豐產的先決條件
一般講,在蘋果園覆蓋率90% 以下,產量與覆蓋率成正相關。因此,幼樹應增加栽植密度,加快培養(yǎng)健壯樹體,擴大群體,迅速提高覆蓋率,使其盡快達到成年樹葉面積系數指標,才能達到早期豐產的目的。采用2~4米×2米寬窄行栽培模式,第4年株間和窄行 內枝條交接, 覆蓋率 在70%以上,第5年實現了樹滿園枝滿冠。經調查,在黃河故道土壤條件下,喬化密植蘋果園10年生樹,平均單株枝條1200 個, 其中中、 短枝占90.6% ,長枝占9.4% 。冬剪后畝枝量8萬條左右,為早期豐產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
2.2加強肥水綜合管理是喬化密植豐產的物質基礎
實踐證明,蘋果早期產量的形成,無論從個體或群體出發(fā),都是建立在增加幼樹枝、葉量 的基礎上的。單位面 積枝、葉量的增加,固然取決于栽植密度,更重要的是決定于地下管理水平。根據當地土壤肥力不高的情況,建園初期即開溝定植,以培肥地力為主攻方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保肥保水能力,為根系早發(fā)、縮短緩苗期、當年多發(fā)枝發(fā)旺枝創(chuàng)造條件。隨著蘋果產量的逐年提高,每年都要相應增加施肥量,特別是增加有機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在 1%以上?;室鸩皆黾恿?、鉀和微量元素,控制氮肥用量。在黃河故道澆水也要限制 一點,一般年份,除秋施基肥后澆透水和麥收前后干旱時澆水外,其他一般不需澆水。我們總結了 “控氮”“控水”“控上層”的3控措施,是解決中后期旺長,實現早期豐產的重要管理措施。
2.3冬夏結合修剪是喬化密植園穩(wěn)產豐產的關鍵措施
隨著喬化密植蘋果園樹齡的增大和枝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果園內光照條件惡化,從而造成產量下降、大小年現象嚴重。我們在修剪上緊緊圍繞結果這一前提,經歷了促花、開窗、降高3個階段。
第1階段:一 (年)定、二轟、三四緩,迅速增加枝葉量。夏季利用撐、拉、捋、割等方法培養(yǎng)好骨干枝,緩和輔養(yǎng)枝、控制上強,催花促花。做到多留枝與建骨架,快長樹與早結果兼顧,達到以果壓冠,抑制個體過旺、群體過大的效果。
第2階段:當單株出現上強、枝葉量增加、群體急劇加大、光照惡化、無效葉片多細弱、冗長枝多、花量減少時,采取 “悶頂”開心,疏除部分過密的營養(yǎng)枝,多留結果枝。由于 “悶頂”開心,樹上樹下生長勢暫時失去平衡,夏季抹芽必須跟上,同時配合地下根系 修 剪(開溝疏根斷根)。
第3階段:經過 “悶頂”后,有些樹冠仍然較高,群體過密、過大、郁閉的矛盾還會出現,畝枝量過多,果品質量下降,因此還要采取 “下蹲”措施控制樹高。
具體做法是回縮中心干及骨干枝延長頭或換頭,堅決疏掉過多而影響光照的大枝。
實踐證明,喬化密植蘋果園必須解決群體 和 個 體的關系,立足個體,緊緊把握住群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動向,使群體的優(yōu)勢部位始終保持在樹高的1/3~1/2處。 “兩起兩落”的修剪措施,正是解決個體與群體的矛盾關系。夏季修剪,要把解決光照作為健壯樹體的重要內容。整體上,還要牢牢把握果園林相的整齊度在 80%~90% 。
2.4開溝疏根斷根 (根系修剪),對緩沖樹上過旺,協調樹上樹下平衡關系,促進穩(wěn)產豐產有特殊作用
據 調查,樹冠 “兩起兩落”過程中,樹下根系相應發(fā)生根類和根量的變化,為維持樹上樹下平衡,結合秋施 基肥,在寬窄行內順行開溝,隔年輪換,疏掉截斷過多過密部分筷子粗細以下的細長根 (即根系修剪),以減少吸收能力,刺激發(fā)生新根。并及時跟上夏季抹芽、摘心、環(huán)割等措施,可調節(jié)樹上樹下平衡,避免“悶頂” “下蹲”后局部徒長。對緩和樹勢、縮小大小年變幅有明顯效果。
2.5骨干枝進行輪換結果,是喬化密植蘋果園穩(wěn)產的有效措施
實踐中,對當年結果的骨干枝原 則上不進行環(huán)剝、環(huán)割。如果為了提高坐果率時可在花期噴布提高坐果率的生長調節(jié)劑如PBO 等,而對預備翌年結果的骨干枝,將花序全部疏凈,在5月底至6月初枝基部割2環(huán) (間隔10~20厘米)。每年有一半骨干枝結果,一半骨干枝營養(yǎng)生長。如此反復,自然就形成了骨干枝輪換結果。這不僅大大減少了疏花疏果的工作量,而且有效地調節(jié)了大小年結果。
想學習這套栽培技術蘋果種植戶,趕緊來惠農網,或者下載手機惠農APP,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