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田間管理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2555人閱讀
目前又到了種植胡蘿卜的季節(jié)了,在農村胡蘿卜被譽為“小人參”,因其含有多種維生素及胡蘿卜素,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那么如何種植胡蘿卜呢?本文就說一下科學種植胡蘿卜又粗又長產量高的技巧。
由于胡蘿卜生長周期短,易種植,產量高,近幾年種植胡蘿卜的農民朋友是越來越多。眾所周知,我們食用胡蘿卜通常是食用根做蔬菜食用,因此胡蘿卜根的產量高低決定胡蘿卜產量的高低。有種植戶私信說自己種的胡蘿卜產量還可以,可是問題是胡蘿卜畸形多且短小,商品性不好。
具體要點:
土壤:胡蘿卜生長需要在土地肥沃,土壤疏松且排灌交通方便的地塊,前茬以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為好,需要注意的是用過除草劑的地塊千萬不要種植胡蘿卜,容易造成減產畸形降低商品性。由于胡蘿卜屬于深根系根菜類蔬菜,食用肉質根為主,因此播種前必須進行深翻,深度在25~30厘米左右,以利于胡蘿卜的正常膨大。
肥料:胡蘿卜整個生育期需要2~3次追肥。 在深耕土壤前,建議每畝地施入2000~25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或者再施入一定量的草木灰也可以。如果沒有農家肥,建議每畝施用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也可以,鈣鎂磷肥30公斤。胡蘿卜生長前期吸收很慢,因此,除施足底肥以外,在其生長期間還應追肥2—3次,第一次在產苗前后,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25kg,以后隔20天,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施復合肥25—30kg。需要農民朋友注意的是,胡蘿卜對新鮮糞肥和土壤溶液濃度過高都很敏感,如果用新鮮fen肥或施肥量過大,易發(fā)生叉根,畸形,降低胡蘿卜商品性。
灌溉 :胡蘿卜從播種到出苗,應連續(xù)澆水2—3次保證順利出苗。胡蘿卜幼苗期需水量不大,應保持水分適中。進入葉部生長盛期后,要適當控制水分,加強中耕除草,保持地上部與地下部平衡生長。肉質根膨大期,是胡蘿卜對水分需求最多的時期,應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此時若澆水不足,則肉質根瘦小而粗糙,商品性差。若供水不勻,則易引起肉質根開裂。同時為了避免胡蘿卜的“青頭”現(xiàn)象,建議使用起壟條播方式,以方便培土提高商品性。
病害:胡蘿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細菌性軟腐病為主。白粉病危害葉片和莖,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倍液噴施。細菌性軟腐病危害地下部根,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拔除,帶出田外銷毀,并在病株附近撒生石灰消毒。若發(fā)病重可用14%絡氨銅水劑500倍液噴霧,連防2-3次,間隔7-10天。
控旺;其實胡蘿卜也需要控旺,如果遇到胡蘿卜地上部分生長旺盛,我們施肥的時候就要減少氮肥使用,以磷鉀肥為主。同時進行化學控旺,建議噴施濃度為100毫克/千克多效唑或者烯效唑根據控旺情況進行,間隔期10~15天。(100毫克/千克,以一噴霧器兌水15公斤計算,也就是需要農藥1500毫克,也就是1.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