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花的播種時間和環(huán)境要求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966人閱讀
西蘭花怎么種植?現(xiàn)在西蘭花的發(fā)展前景相當不錯,在凌源地區(qū),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主要是露地兩茬生產(chǎn),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凌源市露地兩茬西蘭花栽培管理技術,僅供參考!
1 地塊與品種選擇
壤土、砂壤土較適合西蘭花的生長,要求地塊要有灌水和排水條件,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品種以在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優(yōu)秀”、 “炎秀”' 為首選。這兩個品種抗熱抗寒性好,花球緊湊,顏色深綠,大小適中,抗病性較強,適宜在本地區(qū)栽培。
2 栽培季節(jié)
西蘭花在凌源地區(qū)可春秋兩季栽培,以秋季栽培質(zhì)量最好。春季 3 月 10~15 日保護地播種育苗,4 月 15~20 日定植,6月初收獲;秋季 6 月 25 日至 7 月 5 日遮陽網(wǎng)覆蓋播種育苗,7月 20~31 日定植,9 月上旬開始收獲。
3 播種育苗
最好采用工廠化無土育苗,保證苗整齊一致,無病蟲害,方便管理,定植苗的標準為 4~5 片真葉,根系發(fā)達,須根多,無黃化根,葉大而厚,深綠色,高 10~15 厘米,節(jié)間緊密。
4 整地施肥定植
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的地塊。定植前 1~2 周整地,深耕細作,結(jié)合整地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1500~2000 千克或雞糞干2000 千克,三元復合肥 25 千克,硼砂 2~3 千克。旋耕后做畦,畦寬 1~2 米,畦長由地長短決定。最好畦內(nèi)起壟栽培。壟距 50 厘米,株距 40 厘米。每畝保苗 3000~3300 株?;蜃鞲?12~15 厘米,寬 50~60 厘米的小高畦,雙行栽植,畦間距 40~50 厘米。
定植前澆透苗,取苗時注意不要傷根。栽苗不宜太深,土與苗坨相平就可以,栽苗時手不要用力擠壓苗莖,定植后及時澆足定植水,促進緩苗。
5 肥水管理
西蘭花定植后 7~10 天,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硫酸鉀復合肥 15 千克;第二次追肥于西蘭花現(xiàn)蕾初期,畝施尿素 10 千克,硫酸鉀 7.5 千克,同時噴施 0.05%~0.1%的硼砂溶液或磷酸二氫鉀溶液,防止空莖發(fā)生。第三次追肥在花球發(fā)育期隨水追施復合肥或二銨+硫酸鉀 20 千克/畝。西蘭花不耐旱也不耐澇,整個生育期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注意旱時及時灌水,雨季及時排出田間積水,特別在西蘭花收獲期,需保證水分供應,使花蕾生長緊實。
西蘭花植株高大,需肥水量較大,雖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保肥保水力強的壤土為宜。西蘭花對硼、鎂、鉬等微量元素吸收較大,缺硼會影響產(chǎn)量及降低品質(zhì),所以增施微量元素特別是現(xiàn)蕾前施用,對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起到很大作用。
西蘭花以收主花球為主,故長出的側(cè)芽要及時人工去掉,以免影響主球營養(yǎng),減少主球產(chǎn)量。尤其是出口產(chǎn)品,更應該打去側(cè)芽,以保證西蘭花質(zhì)量及外觀形狀。
在西蘭花封壟前及時人工清除田間雜草,一般要結(jié)合澆水施肥,中耕 2~3 次。
6 病蟲害防治
6.1 黑腐病
癥狀:病株幼苗、子葉和心葉變黑枯萎。成株葉片多發(fā)生于葉緣部位,呈“V”字形黃褐色病斑,病斑邊緣淡黃色。嚴重時,葉緣多處受害,至全葉枯死。
發(fā)病條件:該病為細菌性病害。通過雨水、灌水田間操作、害蟲傳播或種子傳播。病菌發(fā)育適溫為 25~30℃,高溫高濕發(fā)病嚴重。此外,連作、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均可加重本病發(fā)生。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及時中耕除草,合理供應水肥,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2%春雷霉素水劑 600 倍液進行噴霧,每 7 天噴一次,連噴 2~3 次。
6.2 黑斑病
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花梗及角果等部位,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葉片受害,初呈近圓形褪綠斑,擴大后,中間暗褐色,邊緣淡綠色,有或無明顯的輪紋。潮濕時表面密生黑色霉狀物。
發(fā)病條件:該病由真菌引進,發(fā)病適溫為 17~20℃,高溫高濕發(fā)病嚴重。
防治方法: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 65%代森鋅 600 倍液或 70%代森錳鋅 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 100 毫升/升農(nóng)抗120 或多抗霉素 50 毫克/升等,每周一次,連噴 2~3 次。
6.3 霜霉病
癥狀:幼苗和成株均可發(fā)病。發(fā)病初葉面初生黃綠色斑塊,無明顯邊緣,葉背出現(xiàn)白色霉狀物,擴大后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斑,由淡黃變?yōu)榈帧2≈貢r病斑連片枯黃。
發(fā)病條件:該病由真菌引起,在平均氣溫 16℃左右時本病易流行,在 24℃時容易形成黃色枯斑。此病對濕度要求很嚴,多雨、多霧、多露、氣溫忽高忽低、晝夜溫差大時本病發(fā)生嚴重。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的地塊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鉀肥,適期蹲苗,合理灌溉,可減輕本病發(fā)生。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 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或 65%的代森鋅粉劑 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300 倍液或 5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每周一次,連噴多次。
6.4 根腐病
發(fā)病初期用農(nóng)用鏈霉素 3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灌根防治。
6.5 猝倒病
發(fā)病初期用 64%殺毒礬 500 倍或 53%金雷多米爾 600~800 倍噴霧防治。
6.6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
前期用 5%銳勁特 1500~2000 倍液或 15%安打 3000 倍液噴霧,結(jié)球初期應用 2.5%菜喜 1000 倍液或 BT500 倍液噴霧。
6.7 防治蚜蟲
應及時噴 50%的滅蚜松乳油 1000~1500 倍液;40%樂果乳油 500倍液,每周一次,連噴多次?;ɡ俪霈F(xiàn)后應避免使用樂果。
6.8 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
用 10%除盡 1500 倍液或 5%卡死克 1000~1500 倍液于傍晚噴霧。
表1 西蘭花病蟲害防治主要藥劑及使用方法
7 采收
西蘭花以出口為主,要求花球緊實,顏色深綠,表面完整,無病蟲危害,無畸形和機械損傷。待花球長到 200~250 克時進行采收。采收要求保留 4~5 片葉,高度 16~18 厘米(從花頂?shù)角o下端),花球直徑 11.5~13 厘米。采收時避開高溫時段,最好是在上午 6~8 點鐘,采收裝筐后及時送到加工廠進行預冷處理,然后裝入泡沫保溫箱,上面加碎冰保鮮。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nèi)容,歡迎種植了西蘭花的農(nóng)民朋友多多參考學習,想種植西蘭花的朋友也可以多學習積累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