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秋季定植管理應該怎么做?
惠農網·農技學堂
6222人閱讀
龍游縣大棚栽培通常在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下進行,從而使得草莓生長過程中出現了各種病蟲害,比如說常見的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蚜蟲、紅蜘蛛等,該地通過近年的田間探索實踐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出了大棚草莓病蟲害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1 草莓病害
1.1 草莓灰霉病
1.1.1 發(fā)生癥狀 該病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花瓣、葉片及果梗等部位,成熟果實發(fā)病初期會出現淡褐色的干枯斑,隨著斑點的擴大會布滿果實表面導致果實變軟,嚴重影響產量。
1.1.2 發(fā)生特點 該病主要由真菌半知菌亞門灰葡萄孢菌侵染導致,病菌借助雨水傳播蔓延,喜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棚內溫度保持20℃左右,濕度較高、種植過密時,易造成病害發(fā)生。
1.1.3 防治措施 選用優(yōu)質、抗病、豐產的硬果品種;及時清除田間病葉、病果并及時銷毀;每畝選用 50%的啶酰菌胺WG60g、25%的啶菌噁唑EC80mL均勻噴霧防治。
1.2 草莓白粉病
1.2.1 發(fā)生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上有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病斑呈紅褐色并向全株擴展,最終導致葉片焦枯。
1.2.2 發(fā)生特點 該病主要由真菌子囊菌亞門的羽衣草單囊殼菌導致,病菌借助雨水傳播到寄主上,溫度在 20~25℃、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有利于病害發(fā)生。
1.2.3 防治措施 可栽培“全明星”“章姬”“紅顏”等抗病品種;及時清除田間病果、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選用42.5%的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450mL/hm 2 或者 50%的醚菌酯WG560g/hm 2 噴施防治。
2 草莓蟲害
2.1 蚜蟲
2.1.1 發(fā)生癥狀 蚜蟲要蚜蟲種類有桃蚜、棉蚜等,主要為害草莓新莖、葉背及花蕾等,會阻礙草莓生長,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和品質。
2.1.2 防治措施 采用黃板誘殺的物理防治手段,并結合生物防治適當引入瓢蟲、寄生蜂等天敵,減少大棚內蟲口基數;選用 20%的啶蟲脒 560g/hm 2 或 10%的氟啶蟲酰胺 750g/hm 2等噴施防治。
2.2 紅蜘蛛
2.2.1 發(fā)生癥狀 以成蟲、若蟲在葉背刺吸草莓汁液為害,草莓被為害初期會出現灰白小點,嚴重時會使得葉片焦枯脫落,導致植株發(fā)育受阻。
2.2.2 防治措施 及時清理雜草、枯葉,減少紅蜘蛛蟲源;選用43%的聯(lián)苯肼酯懸浮劑2000倍液、金滿枝2000倍液或 24%的螺蟲乙酯懸浮劑 1500 倍液防治草莓紅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