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柚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11036人閱讀
紅肉蜜柚是非常受歡迎的柚品種,其口感好,水分充盈,是很多種植戶喜歡的種植品種,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常會病害,導致很多果園產量不高效益不好,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紅肉蜜柚高產栽培技術。
1 引種及表現(xiàn)
2012 年, 從福建省平和縣引入紅肉蜜柚, 在貴州省思南縣板橋鎮(zhèn)棗樹坪、郝家灣等村種植。果園區(qū)的海拔 470—590m、常年無雪凝天氣、常年最低氣溫-1.6℃、常年年平均氣溫18℃,思南黔陽專業(yè)合作社建園面積200hm2。首批建園13.6hm2,種植第3 年平均產量1500kg/hm2, 產值大約1.0 萬元/hm2;預計第4 年后平均產量18—25t/hm2,產值10 萬—15 萬元/hm2, 市場前景好。
2 生物學特性
幼樹較直立,成年樹半張開,樹冠呈半圓形;新梢綠色,三角狀,節(jié)間帶刺;主枝及骨干枝灰褐色;芽為裸芽,花為總狀花序,部分單花,花瓣3—5 枚,白色;果實呈倒卵圓形, 單果重2000g。
3 栽培技術
3.1 種植密度
坡地株行距3×3.5m, 每667m2 栽55 株左右; 平地株行距3.5×4m, 每667m2 栽50 株左右; 穴的長寬深控制在60×40×60cm.
3.2 底肥及種植
腐熟農家肥為底肥、50—60kg/ 穴、踩實,栽植時將柚苗立于穴中央,嫁接口高于地面3—5cm,這樣可以保持根系自然生長狀態(tài),定制后澆足定根水,用稻草或雜草覆蓋在圓盤上,時常保持根部濕潤。
4 管理技術
4.1 合理施肥
柚苗施肥原則為“薄肥勤施”。從柚苗種植成活到10 月下旬止,應每月施薄肥一次,肥料種類以“人糞尿、豬牛糞、豆餅發(fā)酵腐熟肥“等為主。幼樹以施N 肥為主,1—3 年生柚樹每株需N 量為100—300 克,其所需 N:P2O5:K2O 比例控制在1:0.4:0.5 較為適宜;成年柚樹每年需施肥3—4 次,分采果肥(也稱“冬肥”)采果前后一周內施,占全年施肥量的40%—60%;發(fā)芽肥(也稱“春肥“)2 月中旬左右(春梢發(fā)芽前)施,占全年施肥 量的15%—25%;壯果肥(也稱“夏秋肥”)在停止生理落果后、春梢萌發(fā)前12 天左右施,占全年施肥量的20%—40%。
4.2 水分管理
枝(梢)生長期、花芽分化期、果實生長發(fā)育期均要適時灌水,灌水量需達到土壤最大含水量的60%—70%;灌溉方法采取溝灌、滴灌、噴灌等;地勢較低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元旦要及時排水。
4.3 整形修剪
柚樹修剪應掌握“抹芽控梢、去早留齊、去少留多“原則,待整株大多數(shù)末梢都有3—4 枝新梢萌發(fā)時即停止抹梢;初結果樹要培養(yǎng)短壯梢與秋梢(因此類梢為結果母枝),抹除夏梢與冬梢,剪掉直立枝,留斜生枝或進行拉枝 ;盛果期樹要及時回縮結果枝、落花落果枝及衰退枝,剪掉枯枝、病蟲枝;樹高應控制在3 米以下,形成自然開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 枝,分枝角度30°—45°,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 枝。
4.4 病蟲害防治
紅肉蜜柚苗圃、幼樹、結果樹生長期間,不同程度地發(fā)生蟲害。防治蟲害,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有效控制蟲害,是發(fā)展柚果生產的一個重要保證。果實膨大期是病蟲最易發(fā)生的時期。主要做好疫病、潰瘍 病、銹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害的防治。對于主要病害的防治, 生產上除了加強栽培管理, 提高樹體抗病力外, 可結合冬季清園, 消滅越冬病害菌源。
4.4.1 病害防治。
越冬紅蜘蛛在春梢發(fā)芽前用克螨特兌水2000 倍液;銹蜘蛛用80% 代森錳鋅500 倍液或水氨硫磷1000倍液;蚧殼蟲用馬拉硫磷700 倍液或水氨硫磷1000 倍液;潰瘍用0.3%—0.5% 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輪紋(春梢長度0.5—3cm 時用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果實期用甲基硫菌靈+ 井崗霉素500 倍液)。
4.4.2 蟲害防治。
用50% 馬拉硫磷700 倍液或80% 敵敵畏1000 倍液分別于嫩梢長度5cm 前各噴一次可防治蚜蟲;用殺滅菊酯3000 倍液、克蛾寶(或滅多威)1500—2000 倍液從嫩梢長度0.5cm 起,每周噴一次,連續(xù)噴3、4 次,可有效殺滅潛葉蛾;用80% 敵敵畏(或敵百蟲水劑)1000 倍
液可防治鳳蝶;用50% 馬拉硫磷700 倍液或敵百蟲水劑1000 倍液可防治蝽蟓;用敵百蟲水劑(或80% 敵敵畏)1000 倍液、馬拉硫磷700 倍液進行防治。
紅肉蜜柚有非常好的種植前景,市場需求大,市場價格高,而且是近幾年火爆的水果,以上是小編整體的貴州省紅肉蜜柚高產栽培技術,各位不要錯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