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機油門使用注意事項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4304人閱讀
本試驗介紹了秈粳雜交稻甬優(yōu)4949在孝感市孝南區(qū)作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的種植表現(xiàn)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 旨在探明秈粳雜交稻甬優(yōu)4949機械化種植條件下的再生特征和產(chǎn)量表現(xiàn), 以期為粳稻再生稻的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1 試驗點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6、2017年在湖北省孝南區(qū)毛陳鎮(zhèn)省級示范農(nóng)場康優(yōu)家庭農(nóng)場和2017年在孝南區(qū)肖港鎮(zhèn)官湖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進行,以下簡稱毛陳鎮(zhèn)和肖港鎮(zhèn)。
毛陳鎮(zhèn)2016和2017年試驗田塊面積分別為0.67和13.33hm2,土壤類型為水稻土-潴育水稻土-黃棕壤性第四紀黏土泥田,質(zhì)地中壤,肥力中等;肖港鎮(zhèn)2017年試驗田塊面積為8hm2, 土壤類型為近代河流沖積形成的潮沙泥田,質(zhì)地中壤,肥力中等。兩試驗田前作為冬閑, 試驗季均采用全程機械化再生稻種植模式。
2016和2017年各試驗點水稻播種、移栽、頭季和再生季收獲日期見表1。均采用機械插秧,大田用種量為30kg/hm2, 栽插行株距為12.0cm×30.0cm,平均每穴插2~3株谷苗。
表1 2016和2017年不同試驗點播、插期和收獲日期
兩試驗點均于當年4 月20-22 日大田整田施底肥,底肥施復混肥(26-10-15)375 kg / hm2。栽插行距為12.0 cm×30.0 cm,叢插2~3 粒谷;栽插密度為27.8 萬蔸/ hm2。插秧后8~10 d,每公頃追施水稻專用復混肥(18-10-12)150 kg、尿素75 kg,混合除草劑農(nóng)收900 g 作分蘗肥;曬田復水后,于水稻幼穗分化期每公頃追施復混肥(20-12-14)75 kg;8 月7 日每公頃追施尿素225 g 作再生季促芽肥;收割后2~3 d,每公頃追施復混肥(15-7-8)300 kg 作再生季提苗肥。
2 氣候條件
2016 年5 月中下旬陰雨多于晴天,日照少不利于幼穗分化,5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以晴為主,6 月24 日至7 月15 日以陰雨為主,孝感市遭遇四輪強降雨,累計降雨量達781.2 mm 以上,降水強度大、范圍廣、危害重,北部山區(qū)農(nóng)作物受雨打沙壓沖毀嚴重,南部低湖區(qū)農(nóng)作物大面積受漬被淹對頭季稻灌漿和成熟產(chǎn)生較大影響。7 月22 日至8 月1 日,8 月11 日至8 月20 日出現(xiàn)了二段持續(xù)高溫天氣。7 月22 日至8 月1 日11 d 平均氣溫日均32.34 ℃,最高氣溫日均36.77 ℃,最低氣溫日均28.3 ℃;8 月11 日至8 月20 日平均氣溫日均32.48 ℃,最高氣溫日均37.9 ℃,最低氣溫日均28.97 ℃;高溫時間跨度長,高溫發(fā)生情況均已超過2010 年,對再生稻的再生芽的萌發(fā)和生長產(chǎn)生一定影響。9 月下旬后氣溫下降, 陰雨較多,不利于再生稻的灌漿,成熟期和收割期推遲。
2017 年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高溫干旱,對再生芽的萌發(fā)和生長產(chǎn)生較大影響;8 月12 日至13 日小到中雨對頭季稻機械收割造成不利影響。8 月中旬以后晴雨天氣交替, 最高氣溫多在30 ℃以上,光照較充足,沒有極端的高溫和低溫天氣及強風、強降雨等天氣影響,較有利于再生稻的生長。9 月中下旬和10 月陰雨天氣偏多, 不利于再生稻抽穗揚花灌漿,不利于再生稻高產(chǎn)。11 月以晴為主,有利于機械收割再生稻。
3 甬優(yōu)4949 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的農(nóng)藝特性
3.1 生育期
甬優(yōu)4949 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2016 年主季、再生季生育期分別為143 和101 d, 全生育期244 d。2017 年兩試驗點主季、再生季生育期平均為144.5 和99.5 d,全生育期244 d。兩年主季生育期平均比孝昌縣2013 和2015 年、漢川市2014 年和安陸市2015 年作中稻試驗試種的生育期長13~16 d,可能與品種的感溫性和感光性有關。研究表明,選用粳稻在湖北省地區(qū)做再生稻種植,其頭季稻生育期不能超過147 d,頭季和再生季總生育期不超過223 d??梢?,甬優(yōu)4949 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其主季生育期較為適宜,再生季由于后期灌漿速度較慢,導致再生季和全生育期略為偏長。
3.2 農(nóng)藝和經(jīng)濟性狀
甬優(yōu)4949 再生稻機械化種植條件下頭季稻植株出生長整齊,株型緊湊,株高115 cm 左右;葉色綠,莖稈健壯,抗倒伏能力強。由表2 可以看出,甬優(yōu)4949 頭季分蘗能力中等、成穗率較高,兩試驗點有效穗為230.8 萬/ hm2;穗型較大,兩試驗點平均每穗總粒數(shù)為185.1 粒;兩試驗點平均結(jié)實率為92.54%;兩試驗點千粒重平均為24.95 g。再生季有效穗數(shù)、每穗粒數(shù)、結(jié)實率和千粒重分別為252.0 萬/ hm2、120.0 粒、91.50%和23.45 g。
表2 2017 年甬優(yōu)4949 頭季和再生季產(chǎn)量構(gòu)成因素
3.3 頭季和再生季實收產(chǎn)量
對兩試驗點頭季和再生季進行了機械收割,單打單收并去除雜質(zhì),采用水分儀測定毛谷水分含量,折算為含水量為14%計算稻谷產(chǎn)量。同時,對兩試驗點當?shù)卦偕镜膶φ掌贩N采用相同方式進行實收產(chǎn)量測定,以比較甬優(yōu)4949 與當?shù)貙φ掌贩N頭季和再生季之間的產(chǎn)量差異,結(jié)果見表3。
表3 2017 年甬優(yōu)4949 頭季和再生季產(chǎn)量與當?shù)貙φ掌贩N的比較
甬優(yōu)4949 在兩試驗點頭季產(chǎn)量分別為9.66 和9.07 t / hm2;再生季產(chǎn)量分別為6.56 和5.36 t / hm2;全年產(chǎn)量分別為16.22 和14.33 t / hm2。兩試驗點甬優(yōu)4949 頭季、再生季和全年產(chǎn)量的平均值分別比當?shù)貙φ掌贩N高50.2%、65.6%和55.8%, 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chǎn)量。
3.4 稻米加工品質(zhì)
目前, 生產(chǎn)上制約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增產(chǎn)增效的關鍵因子之一是再生季稻谷加工品質(zhì),特別是整精米率較低,影響再生稻的商品率。通過本試驗對示范點甬優(yōu)4949 加工品質(zhì)的觀察,無論頭季還是再生季商品米率都能達到70%。再生稻礱谷去殼, 通過精加工拋光, 再生稻米的整精米率達到57.9%,高于多數(shù)秈稻再生稻米的整精米率。
3.5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毛陳鎮(zhèn)康優(yōu)家庭農(nóng)場的甬優(yōu)4949 每公頃產(chǎn)值51 286.0 元,珍珠糯為27 697.0 元,前者比后者增加23 589.0 元;甬優(yōu)4949 每公頃效益比珍珠糯增加21 024.05 元。肖港鎮(zhèn)官湖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種植的甬優(yōu)4949 每公頃產(chǎn)值51 756.5 元,Y 兩優(yōu)9918 為22 456.6 元,前者比后者增加29 299.9 元,每公頃效益增加25 550.1 元(表4)??梢姡畠?yōu)4949 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除表現(xiàn)出明顯的正常效應以外, 增收效果也十分突出。
表4 甬優(yōu)4949 和對照作再生稻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頭季稻管理
4.1.1 適時早播孝感市推廣甬優(yōu)4949 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時,頭季播種期可提早到3 月10 日至15 日。播期早,再生稻收割期可以避過低溫,減少低溫腹白。謝華安[9]通過調(diào)整播種期到3 月上旬,能延長生育期, 從而大幅度提高干物質(zhì)生產(chǎn)量和再生稻的產(chǎn)量, 其高產(chǎn)的氣候特征是大幅度增加頭季和再生季的積溫、日照時數(shù)和太陽輻射量。
播種時采用田間自動播種機, 在軌道上進行鋪土、播種、覆土、運輸作業(yè)。在3 月18-25 日,可采用尼龍小弓棚濕潤育秧,秧齡控制在25 d 左右。同時做好秧苗病蟲害預防。
4.1.2 適當密植, 插足基本苗根據(jù)孝感市地理氣候特點結(jié)合甬優(yōu)4949 品種特點,該品種分蘗能力中等,為保證頭季和再生稻兩季高產(chǎn),機械插秧控制密度為23.8~27.8 穴/m2,確保每穴2~3 粒谷秧。4 月5日清明后可出棚煉苗,根據(jù)氣溫情況適時移栽。如果氣溫低不宜過早插秧, 秧齡可延遲至35 d 左右,防止移栽后發(fā)生僵苗。
4.1.3 合理施肥甬優(yōu)4949 根系多而強,施肥以重施基肥,早追分蘗肥,適量追穗肥為原則。N∶P2O5∶K2O比例為1.0∶0.4∶0.9,最好施用再生稻專用肥。對中等肥力的稻田,純氮用量195~240 kg / hm2,其基肥∶分蘗期追肥∶穗肥=5.0∶2.5∶2.5; 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鉀肥作基肥∶穗肥=5∶5。插秧7 d 左右進行追肥結(jié)合除草,幼穗分化后不施除草劑。冬季休閑田可種植油菜青苗作綠肥。
4.1.4 加強水分管理, 科學曬田頭季稻以薄水淺插,田間水層1~2 cm,分蘗期稻田水層2~3 cm。當莖蘗數(shù)達210~225 株/ m2 時(每蔸分蘗達到10 個,快封行時)曬田,曬田原則是田面有小裂、現(xiàn)白根、腳踩不陷,有利稻根下扎。對于低湖田排水不良的狀況,
建議采用水田開溝機開出圍溝和廂溝, 以利于曬田和成熟期田板干硬, 以減少頭季收割時的收割機碾壓造成的稻樁損失。幼穗分化期至齊穗期稻田水層2~3 cm。開花后以干濕交替灌水,收割前10 d 斷水。
4.1.5 加強病蟲防治,護稈保芽甬優(yōu)4949 中感稻瘟病,葉瘟要在發(fā)病初期連防2~3 次,穗瘟要著重在抽穗期進行保護,特別是在孕穗期(破口期)和齊穗期是防治適期。注意防治稻曲病,頭季在抽穗前6 d和始穗時, 用30%愛苗450 mL 加水900 kg / hm2 噴霧各1 次。同時,還要注意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4.1.6 頭季稻收割頭季稻機收前10 d 斷水,保持田面干硬。最好在90%谷粒黃熟時搶晴天收割,盡量減少對稻樁的碾壓。
4.2 再生季管理
4.2.1 適時適量施用促芽肥, 早施提苗肥適時適量施用促芽肥, 可促進頭季后期再生芽的發(fā)育和頭季收割后再生苗的快速萌發(fā)。早出的再生苗, 葉片面積大,光合速率高,葉功能期長,營養(yǎng)物質(zhì)積累多,使有效穗、穗實粒數(shù)、結(jié)實率比晚出苗的高,因此產(chǎn)量也高。
甬優(yōu)4949促芽肥施用時間掌握在頭季稻齊穗后15~20 d, 每公頃追施尿素120kg+氯化鉀90kg。如果采用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最近研發(fā)的再生稻專用肥套餐,促芽肥追施時間可提早到頭季稻的齊穗期,每公頃施肥量為300 kg。
提苗肥在頭季稻收割后3 d 內(nèi)施用, 每公頃可追施尿素105~150 kg,或再生稻專用套餐-提苗肥。
4.2.2 適期收割,留中高樁甬優(yōu)4949 再生稻頭季從開花到成熟大于40 d, 為了充分挖掘品種產(chǎn)量潛力,宜90%谷粒黃熟時搶晴天收割,確保高產(chǎn)。收割時留樁高度可根據(jù)收割時間適當調(diào)整, 在8 月7 日以前收獲的留樁高度可適當降低, 平均高度為35cm 左右;8 月7 日至8 月15 日收獲留樁高度為40cm 左右;8 月15 日以后收獲的宜留高樁,以縮短再生季的生長期,確保再生稻優(yōu)質(zhì)穩(wěn)產(chǎn)。
4.2.3 水分管理再生季水分管理以濕潤管理為主。尤其是頭季收割后注意采用干濕交替,防治秸稈腐爛形成的還原性物質(zhì)影響再生芽的萌發(fā)。
4.2.4 再生季收獲再生季成熟期參差不齊, 如果氣溫偏暖、后期沒有后茬需騰地,可以待大部分再生穗達到90%谷粒黃熟時再搶晴天收割。
以上就是甬優(yōu)4949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表現(xiàn)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的全部內(nèi)容,僅供各位水稻種植戶進行參考學習!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站惠農(nóng)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