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產(chǎn)施肥正確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9553人閱讀
豆類作物種類很多,主要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扁豆等,豆類作物除草不同于小麥、玉米,要把握用藥品種和用藥方法,做到安全高效除草。下面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出幾組關于豆類大田除草安全藥劑混用配方,一起來看看吧。
防除豆田雜草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播種時用藥劑處理土壤,二是豆類作物苗期用藥劑莖葉噴霧。也可以稱之為苗前和苗后除草。
大豆田常見雜草有60多種,比較常用且藥效比較好的除草劑主要有:精喹禾靈、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煙酸、乙羧氟草醚、苯達松、氟羧草醚、氟磺胺草醚等。
大豆綜合除草劑配方
①精喹禾靈+乙羧氟草醚,配方特性:成本低、雜草反彈、不防治香附子;
②精喹禾靈+氟磺胺草醚,配方特性:成本適中、雜草不易反彈、不防治香附子,適用于南方種植區(qū);
③精喹禾靈+甲咪唑煙酸,配方特性:成本高、雜草無反彈、防治香附子效果好,殘留藥效容易影響后茬作物;
④精喹禾靈+甲咪唑煙酸+乙羧氟草醚,配方特性:成本高、雜草無反彈、藥效快、防治香附子效果好,殘留藥效容易影響后茬作物;
⑤精喹禾靈+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苯達松,配方特性:成本適中,藥效無殘留;
⑥精喹禾靈+氟磺胺草醚+苯達松,配方特性同⑤;
⑦精喹禾靈+三氟羧草醚+苯達松,配方特性:成本高,藥效殘留;
⑧甲咪唑煙酸+乙草胺,配方特性:成本高,雜草無反彈,使用范圍廣,苗前、苗后都可使用,殘留藥效容易影響后茬作物。
土壤處理
常用除草劑有50%乙草胺乳油和72%都爾乳油(異丙甲草胺);
乙草胺是芽前處理除草劑,對萌芽出土前的雜草有效,只能作土壤處理劑使用。適用作物玉米、棉花、豆類、花生、馬鈴薯等。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小粒種子的闊葉雜草。對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麥娘、野燕麥、早熟禾、硬草、畫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有特效;對藜科、莧科、蓼科、繁縷、莬絲子等闊葉雜草也有一定的防效,對多年生雜草無效。
使用方法(苗前)
1、地膜覆蓋田:覆膜前每畝用50%乙草胺草胺乳油80—10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于整平的地表或壟面,然后覆膜,再種植豆類。
2、露地種植田:豆類種植后整平地面, 每畝用50%乙草胺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于地表,然后用耙子淺耙混土。
莖葉處理(苗后)
(一)禾本科雜草
1、每畝用10%精奎禾靈乳油20—5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2、每畝用10.8%高效蓋草能25—3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二)闊葉雜草
1、每畝用48%苯達松水劑150—18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2、每畝用10%利收乳油2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三)禾本科和闊葉雜草
1、每畝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20—25毫升加入48%苯達松水劑150—18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2、每畝用10%精奎禾靈乳油20—50毫升加入48%苯達松水劑150—18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
不同豆類作物的耐藥性不同,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性。噴施前應先進行小面積試驗,確定使用劑量、除草效果和安全性后,再大面積使用。用藥前仔細閱讀藥物的使用說明,嚴格按劑量用藥,不要隨意加大用量,以免發(fā)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