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米幾月份合適?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0407人閱讀
玉米種植在我國常見,那么是不是每個種植戶都能種植出高產(chǎn)量的玉米呢?這個小編就難說了,畢竟玉米種植還是需要技巧的,不然怎么防治病蟲害。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談?wù)動衩赘咝б娣N植的田間管理技巧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1 玉米田間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1 玉米大斑病害介紹
玉米大斑病是密山地區(qū)最常見的玉米病害之一, 一旦發(fā)病會大面積感染田間玉米且難以遏制, 而且?guī)缀趺磕甓紩l(fā)生, 一般會為當?shù)販p產(chǎn)20%~55%左右。從病理性質(zhì)來看, 大斑病屬于世界性真菌病害, 它不僅僅發(fā)生于東北地區(qū), 也發(fā)生在南方等濕熱地區(qū)。從學名來講, 大斑病就是人們常說的“枯葉病”, 它發(fā)生于玉米拔節(jié)前夕, 主要從老葉發(fā)病最后擴散到新葉葉心位置, 最后發(fā)展到整顆植株。大斑病的傳染率極高, 一旦田間一棵玉米植株發(fā)病, 其病毒感染就會形成葉片病斑相連, 最后導致整個植株枯死, 玉米產(chǎn)量因此而嚴重下降。在東北, 7—8月份正值集中降雨期, 此時也是地方玉米生長最迅速的季節(jié)。由于田間溫度較高, 所以如果出現(xiàn)連續(xù)陰雨天天氣, 就會導致空氣濕度增大, 進而為病原菌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此時玉米田間的病菌侵害情況最為嚴重, 此時如果為玉米田間施入大量氮肥或其它有機肥料施肥也會加重玉米大斑病的產(chǎn)生與蔓延。
1.2 玉米大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針對玉米大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主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核心, 可選用像京早1號這樣的抗大斑病品種, 保持植株間距合理 (50~60cm) , 然后設(shè)法降低玉米生長地濕度。應(yīng)該對已經(jīng)帶病秸稈進行及時處理, 并清除其中可能導致玉米發(fā)病的各種病原菌。所采用的玉米病原菌遏制方法可以利用90%~95%濃度的森錳鋅可濕性分級配合真菌性殺菌劑來進行大面積噴霧防治, 再對玉米田間進行合理施肥, 確保玉米田間的氮肥與有機肥料控制在合適的比例范圍 (1:3) , 最后還要做好玉米田間的中耕除草工作。
另外, 采用下列藥劑防治也是可行的, 例如稀釋濃度為500~800倍液的克瘟散乳劑, 50%濃度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保證每隔5~9d噴施1次即可。除大斑病以外, 還要做好對玉米田間的病毒病、紋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措施。
2 玉米田間主要蟲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田間的蟲害也非常多見, 例如玉米螟、玉米地下害蟲、玉米粘蟲等, 這里主要介紹玉米螟及其防治方法。
2.1 玉米螟病蟲害介紹
玉米螟屬于東北地區(qū)玉米的主要害蟲, 它是鱗翅目螟蛾科昆蟲, 例如密山地區(qū)比較著名的花葉玉米螟對當?shù)赜衩椎奈:Τ潭染拖喈敶?。這種玉米螟會直接在玉米棒上啃食新鮮細嫩的玉米顆粒, 并導致所啃食創(chuàng)傷面部位出現(xiàn)明顯霉變, 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其它健康玉米植株健康生長, 導致玉米產(chǎn)量迅速消減。另外, 玉米螟還會直接啃食玉米植株, 導致玉米植株變得纖細脆弱, 很容易由于外界環(huán)境影響或人為觸碰而直接夭折死亡。玉米螟所啃食的玉米植株葉片會喪失光合作用功能, 長此以往導致玉米植株枯萎。而玉米植株的莖稈部位也會由于玉米螟啃食失去水分運輸能力, 最終導致整棵植株失水而死。
2.2 玉米螟蟲的有效防治措施
針對玉米螟蟲的有效防治措施主要以生物防治方法為主, 例如可以在田間投放赤眼蜂, 固定投放蜂點。另外, 可以在密山地區(qū)冬季來對玉米螟開展徹底消滅清除活動, 具體做法就是采用50%濃度的辛硫酸乳油施入玉米田間, 保證施入量達到2kg/hm2, 再拌合細砂或細土至少300kg以上, 在入冬前翻耕, 在壟側(cè)施入, 完成后再利用土壤覆蓋, 減少冬季時玉米螟的繁殖可能性, 在第2年春天可有效減少玉米螟數(shù)量, 減輕蟲害對來年田間玉米的正常種植影響。
在東北, 鳥類捕殺田間蟲害也是玉米種植期間可以采用的防治方法之一, 它能夠減輕地下害蟲危害, 保護玉米植株健康生長。
玉米病蟲害是當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qū)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要根據(jù)東北地區(qū)的具體自然狀況來因地制宜, 做好針對性防治策略, 保證東北地方玉米始終處于高產(chǎn)高收益狀態(tài)。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可以榨油,做飼料或者加工成農(nóng)副產(chǎn)品,用途廣泛,種植前景大,以上是玉米高效益種植方法,種植趕緊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