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病蟲害防治及采收加工
惠農網·農技學堂
17085人閱讀
板藍根又名北板根、菘根,為十字花科菘藍屬菘籃植物。其以根、葉供藥用,具有涼血、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咽喉腫痛等癥。板藍根為2 年生草本,適應性較強。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生長良好,但土質黏重、低洼易積水的地塊不宜種植。標準化種植技術如下。
1 整地
板藍根系深根植物,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4~5立方米。施前先搗細,然后均勻撒于地面。深耕20~30厘米,耙細整平,做成1米寬的平畦。地干時澆透水,待表土稍干松時再播種。
2 播種
分春播和夏播,春播在清明前后,最遲不過谷雨節(jié)。夏播在芒種前后。播種時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20厘米,劃1.5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然后覆土,按平,稍加鎮(zhèn)壓,立即澆水。一般7~10天出苗,667平方米用種1.5~2公斤。有的產區(qū)把板藍與糧食作物或蔬菜間作,能夠起到充分利用土地,得到增收效果。
3 間苗、定苗
當苗高7~10cm時間苗,苗高12cm時按株距8~12cm定苗。間苗、定苗時,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強。
4 中耕、除草
齊苗后及時除草,以后每隔半個月左右中耕除草一次,保持田間無雜草。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
5 田間管理
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苗高6~10厘米時定苗(也可以一次定苗,也可以先疏苗,再定苗),去弱留強,如缺苗及時移栽補齊。管理的重點是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淺鋤,防止壓傷幼苗,定苗后松土除草,地表經常保持疏松,保持地內無雜草。以收大青葉為主的,一年要追3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后,667平方米追尿素10~12公斤,以行間開溝施入,遇旱澆水;第二三次都在收割葉子后立即追肥。以收板藍根為主的,生長旺期不割葉子,少追氮肥可追施30~40公斤餅肥。
6 病蟲防治
霜霉病
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背面產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狀物,無明顯病斑和癥狀,隨著病情加重,葉片出現(xiàn)淡綠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 1: 100 的波爾多液,或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 天噴1 次,連噴2~3 次。
根腐病
癥狀在多雨季節(jié)易發(fā)生,導致根部腐爛,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70%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淋穴。
小菜蛾
為害癥狀幼蟲咬食葉片,嚴重時僅留葉脈。
防治方法:用90%的晶體敵百蟲800 倍液噴殺。
7 收獲加工
以收大青葉為主的,一年可割取2~3茬。第一茬在芒種前后生長旺盛季節(jié),第二茬在立秋前,第三茬在處暑到白露之間。割取葉子時選晴天收割,立即曬干,色綠者質量好,若遇陰雨應及時烘干。以收板藍根為主的,生長期不割葉子或只割一次葉子,在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時收刨,避免把主根挖斷。刨挖下來的板藍根晾曬至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把,再曬晾至充分干燥時即為商品板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