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種植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21468人閱讀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一項科學利用秸稈資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產量,改善品質的現代農業(yè)生物工程創(chuàng)新技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艘黄?a href='http://www.iweekee.cn/p/chengtdp/' class='j-href' target='_blank'>大棚菜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一、反應堆建造方法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主要用于冬暖式大棚、早春大拱棚作物。反應堆有兩種應用方式:一種是內置式反應堆,一種是外置式反應堆,內置式反應堆又分為行下內置反應堆和行間內置反應堆。晚秋、冬季、早春適宜以內置式為主、外置式為輔,;晚春、夏季和早秋適宜以外置式為主、內置式為輔。簡言之:高溫用外置、低溫用內置、不冷不熱要內外置結合。外置式反應堆在大棚菜價格高時應用,可大幅度提高效益。漢中僅用內置式即可,根據漢中的自然條件,以行下內置式反應堆為宜。其制作規(guī)程如下:
1、行下內置式反應堆操作時間
晚秋、冬季、早春建行下內置反應堆,如果不受茬口限制,最好在作物定植前10-20天做好反應堆,等待定植。晚春、夏季和早秋可現建現用。
2、行間內置式反應堆操作時間
行間內置式反應堆的建堆時間和操作方法同行下式,只是將堆建在行間,也就是走道上。各地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耕作習慣,自主選擇行下式或行間式。
3、內置式反應堆建造方法
開一條寬50cm,深20-25cm的溝,把提前準備好的秸稈填入溝內,鋪勻、踏實,填放秸稈厚度為18-20cm,南北兩端讓秸稈露出地面15cm(以利于往溝里通氧氣),然后把處理好的菌種均勻地撒在秸稈上,(若是用稻草或麥草,則應分層撒菌種,至少要分兩層)再用鐵锨輕拍一遍,讓菌種漏入下層一部分,然后覆土20~25cm,覆土后3-4天,在溝內澆大水濕透秸稈,水面高度達到溝幫高度的四分之三。澆水3-4天后,將整平做畦,畦做好后覆地膜,隨即打三行通氣孔,孔距20cm,孔一定要打在秸稈上,深度以穿透秸稈層為準,至此,反應堆建成,等待定植。
二、處理菌種
使用前一天或當天,在陰涼處進行。按1㎏菌種拌10——20㎏麥麩,1kg麥麩0.8㎏水備料。先把菌種和麥麩干著拌勻再加水,拌好后用手一攥手縫滴水為宜。
三、堆積發(fā)酵
處理好的菌種堆積發(fā)酵4-5小時就可使用。堆積時在上面按20cm見方打孔,孔徑為5cm,孔深以見底為準。如當天使用不完,應攤薄至8-10cm存放于室內或陰涼處,第二天繼續(xù)使用,一般應在兩天內用完。為了避免受凍,夜間不可放于室外,必要時用草簾等可透氣材料覆蓋。
四、注意事項
1、秸稈用量要和菌種用量搭配好,每500㎏秸稈用菌種1㎏;
2、澆水時不要沖施化學農藥,特別要禁沖施殺菌劑,但地面以上可噴農藥預防病蟲害;
3、澆水澆大行,澆水后4-5天要及時打孔,用14#鋼筋,每隔20cm打一個孔,要打到秸稈底部,澆水后孔被堵死要再打孔,每次打孔要與前次打的孔錯位10cm,生長期內保持每月打一次孔;
4、減少澆水次數,一般常規(guī)栽培澆2-3次水,用該項技術只澆一次水即可,切記澆水不能過多。有條件的,用微滴灌控水增產效果最好。該不該澆水可用捏土法判斷:在表層土下抓一把土用手一捏,如果不能捏成團應馬上澆水,能捏成團千萬不要澆水。而且,在第一次澆水濕透秸稈的情況下,定植時千萬不要再澆大水,只澆小緩苗水。
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應用注意的特點為:三足、一露和三不宜。三足:①秸稈用量要足,②菌種用量要足,③第一次澆水要足。一露:內置溝兩頭秸稈要露出茬頭。三不宜:①開溝不宜過深,②覆土不宜過厚,③打孔不宜過晚。
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對有機肥的要求:最好用馬、牛、羊糞,不能用生豬糞,生雞糞和生人糞尿,但如果沒有馬牛羊糞,而只有豬糞雞糞人糞尿,則必須提前半年堆漚腐熟,人糞尿須經沼氣池發(fā)酵后方可使用。
大棚菜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反應堆專用菌種的作用下,將秸稈定向、快速地轉化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二氧化碳(CO2)、熱量、抗病孢子以及有機和無機養(yǎng)料。因此有需要的農民朋友趕緊來惠農網學習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