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張雜谷系列品種的引進及其栽培技術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5952人閱讀
三葉青的塊莖或全株可入藥,是民間常用的中草藥之一,可用于抗病毒、抗炎、鎮(zhèn)痛解熱、活血化瘀,其毒副作用小,被稱為“植物抗生素”?,F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三葉青對絕大多數的原發(fā)癌、轉移癌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近年來在浙江、廣西、貴州一帶均有廣泛種植。
三葉青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生長在海拔300m以上的陰濕山坡、山溝或溪谷旁林下,生長需時隱時現的散光照射和濕潤的氣候,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偶有生長但生長不良;根部周圍要有細水滲出,耐旱、 忌積水,耐寒;根莖處要有樹葉覆蓋,喜涼爽氣候,常年氣溫保持在18~25℃則生長健壯,冬季氣溫降至10℃時生長停滯,其有極強的地域選擇性,需要在含有腐殖質豐富或石灰質的土壤上種植為最佳。三葉青年生長發(fā)育階段過程具有明顯的萌芽期、快速生長期、緩慢生長期、秋季快速生長期、休眠等一致的生長規(guī)律,具體歸納為萌芽期在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長期5~7月、高溫緩慢生長期8~9月,秋快速生長期10~11月,低溫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等五個時期。三葉青的畝產不高,畝產鮮貨在600斤左右,折干3-3.5:1;畝產干貨也就100來公斤。
一、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整地做畦,畦寬度65cm、溝深12cm,在松土過程中將草木灰混入。由于三葉青為陰生植物,育苗地必須用遮陽網搭好遮蔭棚。
林地選擇是種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三葉青尤其喜歡時隱時現的陽光,濕潤的氣候,有極強的地域選擇性。宜選土質疏松、肥沃、呈微酸性及排水良好的背陽的林地。在已撫育間伐后的中齡林或近熟林,蔭閉度60~70%的林下種植最佳。
林地選定后將雜草和雜灌林除盡,深翻地30cm左右打碎土塊,耙平并揀出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依地勢做高20~30cm寬80~100cm的畦。
2、繁殖
(1)扦插繁殖
目前生產上主要以扦插苗繁殖為主。每年2~3月或8~9月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三葉青植株,將藤條剪成15~20cm的插穗,1個插穗必帶2~3個腋芽。將插穗順腋芽生長方向傾斜插整好的育苗地上。要保證每個插穗至少有1個腋芽露在土外,用手壓實周圍土壤澆足定根水。2個月后統計扦插成活率,正常情況下扦插成活率達90%以上。
(2)種薯繁殖
在2-3月采收期挑選小個的薯塊,把薯塊埋于濕潤沙土中10~15天催芽,待種薯長芽后種植于大田,種植時注意芽口向上。
(3)組培苗繁殖
用70%酒精消毒30S+0.1%HgCl2消毒6min消毒三葉青外植體表面的誘導效果最佳。誘導培養(yǎng)基為MS+6-BA0.5mg/L+NAA0.1mg/L,誘導率可達為82.5%,叢生芽呈嫩綠色。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MS+NAA1.0mg/L+0.05%活性炭。培養(yǎng)基pH=6.0,糖濃度為3.5%,瓊脂濃度0.5%。
3、栽植
(1)移栽時間
每年定植時間為育苗2個月后,一般在3~4月或9~10月,此時日均氣溫均在20℃以上,可以有效防止低溫凍害對三葉青幼苗的傷害,提高三葉青栽植的成活率。
(2)裸根苗栽植
選擇植株高度15~20cm、直徑2mm左右、有5~10條根系的健壯種苗進行定植,可直接定植于樹蔸周圍,定植時每畦種3行保持行距20cm、株距30cm,定植后用手壓實種苗周圍土壤澆足定根水。
(3)器苗栽植
用規(guī)格為35cmx35cmx20cm塑料種植袋作容器,堆漚腐熟過的草木灰作為基質,將苗種容器內,每個容器種3~4株覆土壓實即可。定植后保持遮蔭通風、土壤濕潤。
4、田管理
(1)除草松土
三葉青定植后需定期進行人工除草松土為三葉青幼苗提供一個疏松、通風的生長環(huán)境。每年中耕除草3~4次中耕培土和除草以不傷根、不壓苗為原則。林地雜草應及時清除要做到有草必除,最好采用手工拔除切勿用鋤頭,以免傷到三葉青根系影響塊根的產量。
(2)施肥培土
種植三葉青前可用草木灰作為基底肥,施用量為20~30t/h㎡。草木灰富含鉀、磷、鈣、鎂等營養(yǎng)元素,能有效促進三葉青插穗腋芽生長,同時具有防治三葉青落葉、抑制病蟲害、廣譜殺菌作用。為了保證質量(藥效)少用化肥。三葉青以塊根入藥,因此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防止其根系外露和爛根,要注意適時培土以免影響三葉青的產量。
(3)搭架引蔓
三葉青是攀授藤本植物,當藤蔓長到40cm左右插入竹竿將藤蔓引向樹干,幫助三葉青向樹上攀爬。
(4)控制光照
三葉青喜蔭涼環(huán)境,長時間的太陽光直射使其不能存活。在春末、夏季、秋初應酌情遮擋70%左右的太陽光。秋后及冬季和初春時節(jié)則需稍高的光照度。
5、病蟲害防治
三葉青植株基本無病害。但如果在夏季雨水過多時沒有做到及時排水,造成田內大量積水容易引發(fā)三葉青根腐病、霉菌病和葉斑病。
(1)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是由木賊鐮孢病原引起,表現癥狀為三葉青植株根部發(fā)黑腐爛導致整株死亡。發(fā)病初期可以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
(2)霉菌病
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由于三葉青生長過于旺盛或者種植密度過大,容易造成三葉青間不通風,葉片下表面容易出現白色菌絲團,嚴重時導致三葉青成片死亡。發(fā)病初期及時剪除病葉并用50%多菌靈可溶性粉劑600~1000倍液噴灑葉片連續(xù)噴灑3次。
(3)葉斑病
初期三葉青葉片表面產生圓形或不規(guī)則深褐色病斑,病斑不斷擴大嚴重時導致全株葉片枯死。用65%代森鋅500~600倍液或1:1:150波爾多液防治。
二、采收與加工
三葉青種植3年以后當植株顏色呈褐色時,表明三葉青已經進入成熟期,可以在秋后或者初冬進行采收,勿過早或過晚采收。過早采收塊根不壯實產量較低;過晚采收受霜凍影響質量低。采收前澆灑少量水保證土壤疏松,挖取塊根除去泥土洗凈,曬干或烘干。藤蔓可用于育苗。
三、貯存與運輸
將三葉青充分干燥后用內有塑料袋的編織袋包裝,置于通風陰涼干燥處,注意防蟲、防鼠、防潮霉變,定期檢查,如有受潮現象及時翻出曬干或低溫烘干。運輸時注意防水防潮。
四、適宜區(qū)域
本技術適用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及河池市等地三葉青的種植區(qū)。
以上是三葉青種植技術,內容僅供參考。三葉青并非熱門中藥材,種植戶在種植時除了要考慮當地土壤、氣候條件是否適宜外,還要多多考察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