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梅的養(yǎng)殖方法及養(yǎng)護要點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0217人閱讀
梅花枯萎衰敗了怎么辦?最近有很多花農在咨詢梅樹衰敗的原因,下文惠農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梅花衰敗的幾大原因及其應對措施。
梅花栽種土壤為鹽堿地,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的礦化度高。梅花根系吸收的鹽分遺留在表層土,也是導致土壤鹽堿化的原因之一。該地段的土壤含鹽量達0.4%~ 2%,從而使土壤通氣性差,土壤次生鹽漬化強。而梅花所需土壤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對策:淡水洗鹽、大整地、生物改堿、客土改堿等。根據(jù)目前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以客土改堿最為現(xiàn)實,效果會最好。具體做法是先進行局部(3~4株)梅花的客土改造,即將鹽堿土挖除,底部回填10~20cm爐渣,其上填5~10cm(壓實厚度)麥秸作為隔離層。四周用塑料薄膜做隔離層防鹽水浸,最后回填土,以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含鹽量< 0.2%,pH 值< 7。地下水位高的梅花可提高栽植,避免根部浸漬。栽植地土壤“瘦、死、板、冷、漬”。“瘦”主要指鹽堿土的肥力水平較低;“死”主要指土壤中微生物的數(shù)量極少;“板”主要指土壤板結和通透性較差;“冷”主要指土壤溫度低;“漬”主要指土壤含鹽堿量較大。
對策:在改良土壤的基礎要加強肥水管理,管理期間一般需要施3次肥,即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盡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糞尿、尿素等催花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后(約6月底至7月初),要適量控制水分,并施過磷酸鈣、氯化鉀等速效性花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
公園梅花修剪不當,重冬剪而輕夏剪。短截過多,修剪時不論品種、樹齡、生長勢、花芽量、生長特性等,一味過多短截。
對策:應以自然開心形為宜,宜輕度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修剪分休眠期和生長期,休眠期以整型、調整為主,生長期為休眠期工作的延續(xù)、完善和補充。同時花后要及時摘除坐果,以利于樹體健壯和花芽分化。
病蟲害防治不徹底。主要表現(xiàn)在使用藥物防治時,沒有注意到藥物的負面效應,使得防治效果不明顯。如防治介殼蟲、蚜蟲時,首先是蟲害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防治效降低,需用更高的劑量或增加用藥的次數(shù)才能達到原來的效果。
對策:根腐病防治可加強水肥管理,排澇防漬,拔除死株,用生石灰消毒,同時可用多菌靈、敵克松、根腐安等進行灌根預防。
炭疽病防治要合理使用N、P、K肥料,不要偏施N肥,藥劑防治可選用75%百菌清500 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 倍液或使用1 ∶2 ∶200倍液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每隔10 天噴1次,連續(xù)噴2 ~ 3次。
蚜蟲防治以藥劑防治為主,早春可結合防治干腐病噴3~50Be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生長季節(jié)可噴21%殺斃乳油1000~1500倍液或5%高衣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噴10%毗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5%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
介殼蟲類防治最佳時期為若蟲期,應噴25%紛死凈1000倍液。
以上就是梅花衰敗的幾大原因,請花農朋友們認真學習參考,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惠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