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高效栽培技術及主要病蟲害防治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1752人閱讀
紫苑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其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藥材之一。目前紫苑在市場上以人工栽培的為主,現(xiàn)有紫苑兩個產區(qū),分別是量大藥材市場安國和亳州及其周邊地帶。下面來談談紫苑的種植技術及其效益分析。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短,密生多須根,外皮紫紅色或紫褐色。莖直立,粗壯,通常不分枝,被糙毛。株高30-150厘米。根狀莖粗短粗呈現(xiàn)疙瘩狀,密生多數(shù)須根,多皮灰紅色或紫紅色?;咳~叢生。紫菀春種當年不開花,第2年秋才抽薹開紫紅色的花,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紫苑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生長,耐寒較耐澇,怕旱。喜肥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除鹽堿地和干旱砂土外均能生長,但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及砂壤土為佳。
選地整地
紫苑喜肥故宜選取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為佳,排水不良的洼地土壤不宜栽培。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公斤,深翻耙平作成1乘3米寬的平畦。
繁殖方法
用根狀莖繁殖。
(1)選種。紫苑雖是用根莖繁殖,但并非所有的根都能做繁殖材料。種栽是從母體上摘取的有種芽的部分。如選擇大頭的劣質種根或商品部分做種栽,當年抽薹不長根。
(2)春栽。種根要等到第2年春化凍后挖取,出秧多根也好,紅色,做春栽的種根最合適,摘取粗壯、紫紅色、節(jié)間短、具芽的根狀莖作種栽,并截成4—6厘米的小段。每段應有2—3個芽,按行距25—30厘米開4—5厘米深的溝,按株距15—20厘米放人根狀莖段1—2段,覆土稍加壓澆水。每畝用根狀莖20-25公斤。
(3)秋季。栽種須在立冬前種下。紫菀的根能耐寒不怕凍。種法如春種一樣。秋種的苗株發(fā)育健壯,但秋天挖的紫苑出種栽少,除非不懂種植技術的或紫苑行情處于高位且第二年春天可能掉價的情況下才有種植戶愿意秋季采挖,所以理論上秋栽有優(yōu)勢但不實用。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出齊后應及時中耕除草,初期宜淺鋤,夏季封行后只宜用手拔草。
2.灌溉:苗期需適量水,6月后需要大量澆水,雨季注意排除積水。
3.追肥:一般要進行2次,第一次在6月間,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每次每畝施尿素25-30公斤。
4.打薹:好的種栽第一年不抽薹,如有少量植株抽薹應將花薹打掉,以促進地下部生長。
病蟲害防治
1.葉枯?。合募径喟l(fā),尤以高溫、多濕季節(jié)發(fā)病嚴重,主要為害葉片。防治方法:輪作;發(fā)病前和發(fā)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200倍液多抗霉噴霧。
2.紅粉病:6—10月發(fā)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同葉枯病。
3.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為害。生物殺蟲藥防治。
采收加工
栽種當年10月下旬葉片由綠變黃或翌春萌動前收獲。先割去莖葉將根刨出,去凈泥土(如留種,需先摘取種栽)曬干,或切成段后曬干。
種植效益分析
安國及周邊地區(qū)正常年份一般種植面積在2000-2500畝上下,亳州及周邊地區(qū)近年發(fā)展面積較大,多時達4000-5000畝上下。年總產量大概在2000噸上下?,F(xiàn)紫苑的需求量為2000噸左右供需基本平衡。
和其他藥材一樣紫苑的行情起伏不定,目前市場價格為17元上下。種植紫苑畝用秧子40-50公斤,單價12元左右,秋收獲畝產商品400-600公斤,春收獲畝產商品略少但產種栽量大于秋收,可高達500公斤。8元時收益接近于糧食作物,目前的行情遠遠高于糧食作物。
雖然現(xiàn)在不是紫苑行情最好的時候,但是紫苑的種植效益要高于其他作物。由于藥材行情波動大,因此種植風險也較大,種植戶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