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柴胡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948人閱讀
柴胡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柴胡的干燥根入藥,可治療感冒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病癥,還可制成相關(guān)藥品,年需求量較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柴胡的種植管理技術(shù)吧!
柴胡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中種植,一般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湖北、四川等地。生產(chǎn)上采用種子繁殖或育苗移栽均可。
種子繁殖
柴胡栽后2年,于9月采集成熟種子曬干,脫粒,貯藏。播前半月進行種子處理,將柴胡種子用50微克/克的6-BA浸泡液浸泡24小時,然后用1份種子加3份濕砂置于容器內(nèi),12天取出播種。
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于3月下旬,條播按行距30 cm開淺溝或穴播按23-27cm開淺穴,將處理過的種子按每畝0.5-0.75kg與草木灰充分拌勻,撒于溝內(nèi)淺穴中,覆土、蓋麥桿后澆水。秋播于結(jié)凍前播種,株行距與春播相同。
育苗移栽
于3月下旬將處理好的種子撒播或條播。撒播:在整理好的畦面上作糟,將種子均勻撒于畦面、覆土。條播:按行距10 cm開溝條播,播后覆土蓋草澆水。10天左右出苗,當根頭直徑2-3毫米、根長5-6 cm時進行移栽,擇陰天選粗壯、無病苗按行距25 cm、株距10 cm隨挖隨栽,栽后立即澆水確保成活。
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當苗高10cm時間苗如缺苗及時補苗。
2、中耕除草施肥。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施肥,苗高10cm時每隔10-15天施清淡肥水一次連續(xù)施2-3次,當苗高33cm時培土、施較濃的人糞尿水。第2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
3、摘蕾。于8—10月及時摘除花蕾和花薹。
4、排灌。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要小水勤澆,干旱時及時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澇。
病蟲害防治
柴胡的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斑枯病,根瘤線蟲病、銹病、蚜蟲、小地老虎、蠐螬、赤條椿象等。
根瘤病防治應(yīng)注意排澇,與禾本科作物倒茬種植。藥物防治用多菌靈(50%)600倍液灌根防治。
根瘤線蟲病多發(fā)生于新開墾的土地上,整地時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15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每畝1-1.5kg。注意處理后半個月再進行播種。
斑枯病危害葉部忌連作,用1:1:120波爾多液噴藥防治。
其它病蟲害可用相應(yīng)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
采收
柴胡播后2-3年采收。將挖出的根割去莖干,曬干捆成小捆即成,一般畝產(chǎn)干貨150kg。
許多藥材往往會因為上年產(chǎn)量過剩價格低 引起次年種植面積大幅較少,造成供不應(yīng)求價格上漲,反之亦然。因此有意種植的朋友密切關(guān)注春季秧苗的價格走勢,研判2018年行情,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