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鴿子的引進方法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4515人閱讀
乳鴿又稱幼鴿或雛鴿,是指一個月內的小鴿,在這一時期內雛鴿主要依靠親鴿哺育,一般不需要人工飼喂。雛鴿生命力弱,容易凍死、踩死和被鼠害,尤其是初產(chǎn)親鴿護仔性差,更易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因此,每天要多查看,務必使親鴿很好地哺育和護理雛鴿,避免雛鴿受饑餓、被凍死、壓死、遺失和鼠害。以下列出關于乳鴿飼養(yǎng)管理注意事項。
一、親鴿調教方法
乳鴿的死亡多發(fā)生在剛孵出一周左右,然而前期管理非常重要。個別親鴿,尤其是初產(chǎn)種鴿,時有拒絕哺喂乳鴿現(xiàn)象發(fā)生,應給予調教。調教方法為將乳鴿的喙小心插入親鴿口腔中,經(jīng)多次重復后親鴿就會哺喂。
二、保暖防寒
乳鴿抵抗力差,墊料若潮濕發(fā)臭、生蟲,則極易易感染疾病,同時乳鴿體表潮濕,散熱加快,也易著涼、感冒、風寒等,因此需要勤換墊料。特別是春季和冬季,要加厚墊料、封閉門窗,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可升爐或暖氣加熱鴿舍。
三、并窩的好處
并窩、換位與出巢并窩是提高種鴿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并窩的種鴿可提早10天左右產(chǎn)蛋,從而縮短產(chǎn)蛋期,提高產(chǎn)蛋率。并窩多發(fā)生在單雛出殼或2只乳鴿中途一只夭折情況下,將單只乳鴿揀出合并到日齡相同或形體相近的其它單雛或雙雛窩內代養(yǎng)。在自然孵化哺喂下,因乳鴿出殼時間相差較長,或親鴿習慣性哺喂秩序造成同窩乳鴿大小差異較大時,需要進行乳鴿換位。
四、捉離巢盆為下一期繁殖做準備
15日齡的乳鴿,體重已接近親鴿,羽毛已基本長齊,能自行活動。同時生產(chǎn)力旺盛的種鴿在15天左右時,又要產(chǎn)第二窩蛋并開始孵化。因而需將乳鴿捉離巢盆,空出位置給親鴿開始進入下一繁殖周期。捉離巢盆乳鴿可放置在面積適當?shù)幕\內麻布、油氈或硬紙板上,墊板需時常清理糞便并加以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