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花高效種植技術及繁殖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8650人閱讀
敗醬草是一種生長在田間路邊的野菜,是家禽養(yǎng)殖中不可多得的一種優(yōu)質(zhì)的青綠飼料。生長于南方的敗醬草引入北方種植,其表現(xiàn)優(yōu)良因此在北方大范圍推廣。
敗醬草對田間環(huán)境的要求
(1)溫度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耐熱性都很強。最適生長溫度15~35℃,在40℃高溫下也能生長。土溫5℃時種子即可萌發(fā),出苗需8~10天;15~16℃時出苗需5~6天;28~30℃時出苗很快但苗弱,扎根慢、抽莖快、產(chǎn)量低。幼苗能耐2~3℃低溫,成株遭一4℃霜凍后可恢復生長。忍耐最高溫度為35~40℃,耐最低溫度幼苗為一2℃、成株為一3~-4℃。
(2)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種植,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長最好??乖缧暂^差。生長時對水肥需求高,因此在肥沃的壤土中產(chǎn)量最高。
(3)抗旱能力強
敗醬草不耐澇,多雨地區(qū)需選擇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種植。耐陰性好可在果園行間種植。
(4)光照
喜光照但對光照要求不嚴格。
一、栽培季節(jié)
敗醬草播種主要以春、秋兩季為主。根據(jù)需要也可在保護地內(nèi)播種。
二、整地播種
敗醬草的根群入土不深因此不需要深耕。敗醬草的前茬應為麥類或豆科牧草與飼料作物,后茬作物為豆類、小麥、玉米、薯類等作物。種子小且幼苗出土力弱,要求精細整地。最好秋翻地耕深在20厘米以上,整平耙細保好墑以利苗全苗壯。敗醬草生快、收割次數(shù)多、高產(chǎn)因此需肥較多。播前要施足底肥,每667米2施腐熟的有機肥料3500~5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每次收割后結合灌溉追施腐熟的人糞尿或硫酸銨、尿素等化肥。施基肥后翻耕做成150厘米左右寬的畦,直播的株行距30厘米×20厘米,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或穴播。播前對種子進行清選清除未成熟種子和雜質(zhì),選擇粒大飽滿的紫黑色種子作種用。播前曬種1天可提高發(fā)芽率。播種時要選用頭一年采收的種子以保證全苗。敗醬草宜在春季地剛剛化凍時播種,也可在收獲冬小麥的麥茬地里復種。撤播時每667米2播種量1~1.5千克,條播時0.5~1千克,行距20~30厘米,播后要及時鎮(zhèn)壓。育苗的當苗長至9~10片葉時定植。
三、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后開始松土、除草和追肥,直播應在4~5片葉時中耕除草和追肥。當幼苗高6~8厘米時及時進行間苗和定苗,補齊缺苗并松土除草,4月中旬灌溉1次并進行人畜糞追肥。整個生長期追肥3~4次,肥料以稀薄人畜糞尿為主。
四、采收
敗醬草可一次性采收或分次掰葉采收,掰葉采收可大大延長采收期,即每次每株只掰下外葉5~6片后再讓其生長。若要采取幼嫩莖葉需在花蕾未形成之前采收,這時莖葉幼嫩營養(yǎng)豐富。采收種子可在6月進行,由于敗醬草是邊開花邊成熟,所以可隨時采摘成熟的果實,晾干后取出種子。收獲后的幼嫩莖葉要及時進行處理,種子要曬干存放到冰箱中。每次采收的間隔為一星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