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新建擴建豬場采用哪種模式效益高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3240人閱讀
到了冬季,豬飼料可要準備好,發(fā)酵飼料就是很好的一種飼料。經(jīng)常喂豬的朋友都知道,發(fā)酵飼料有很多種,各有其不同的用處。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鹽水發(fā)酵飼料,這種發(fā)酵飼料適合在冬春季節(jié)喂豬,其制作方法簡單,原料來源廣泛,儲存時間長達半年,不僅成本低,還具有酸甜的酒香味,豬愛吃,上膘快。
一、想要制作發(fā)酵飼料,先要制作曲種,下面是曲種制作的具體步驟:
1、將干草粉(青草或農(nóng)作物秸稈曬干粉碎而成)、米糠(或麩皮)、開水和食鹽分別按25%、67%、7%和1%重量稱好。
2、用開水將食鹽化開,待冷卻到40℃,與其他原料攪拌均勻,濕度以手捏成團不滴水為準。3、堆放到室內(nèi),10公分干草墊底用來防潮保溫,堆放厚度35厘米并踩實,用麻袋密封蓋嚴。
4、完成上述步驟后,一般堆溫2天內(nèi)會升溫到40℃,若升溫慢可人工加溫,3天左右有撲鼻的酒香味出現(xiàn),說明曲種已制成。
注意:制好的曲種,保存期不宜超過1周,制曲種時若精料充足,可替代干草粉。
二、曲種做好后,接下來開始飼料的發(fā)酵工作:
1、將水浮蓮(或水葫蘆、水花生)、干草粉、米糠和曲種分別按75%、14%、5%和6%比例稱好。
2、將曲種與干草粉、米糠拌勻,再混入水浮蓮(水浮蓮要鍘碎并曬至葉片卷起為宜),濕度跟曲種一樣,以手捏成團不滴水為準。
3、堆放于室內(nèi),堆料前,要鋪10厘米的干草墊底;堆料時要一層一層踩實加高,每層厚50厘米~60厘米,整個堆高不宜超過1.7米,寬度不限,平頂。
4、堆好后,堆溫一般在3天左右就可升到50℃,再經(jīng)3~4天,堆上會起一層鹽霜似的白毛,這時可用塑料薄膜封蓋(可留口方便觀察),經(jīng)15天左右,出現(xiàn)酸甜和酒香味時即發(fā)酵成功。
注意:可用山芋藤或蘿卜纓等青粗飼料代替水浮蓮,越碎越好;在堆料后的頭幾天如底部出水過多,需及時翻開,加拌干草粉,重新堆儲。
三、發(fā)酵飼料制作完成后,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可從原來留作觀察的洞口處開封取料,不要隨意開口,以免混入其他細菌,引起飼料變質(zhì)。
2、隨取隨喂,取料后封蓋好,飼料可以用涮鍋水、剩飯湯或少量精飼料攪拌,不需煮熟。
3、料堆外圍約10厘米厚的飼料,因封蓋前暴露時間較長,發(fā)酵不夠充分,可能色香味較差,但仍可喂豬。
4、經(jīng)發(fā)酵處理的飼料含細菌極少,母豬、仔豬都能按正常食量飼喂。
看起來比較復(fù)雜,其實制作起來很簡單,只要按步驟一步步操作即可,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q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