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qū)大豆高產栽培技術與潛力品種推薦
惠農網·農技學堂
9006人閱讀
前段時間小編寫了篇豆類的病癥和識別,似乎大家都在疑惑怎么沒有防治方法?今天,防治措施來啦!快來看看常見大豆病害防治措施吧。
一、枯萎病
易發(fā)病原因
低洼地,肥料不足,土質黏重,又缺磷、缺鉀,施用未腐熟的肥料等
防治提醒
土傳病害,重在防不在治; 常發(fā)病區(qū)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田間最好不要經常積水;
及時拔除田間發(fā)病植株,并帶離銷毀,發(fā)病土用石灰粉消毒。
推薦藥劑
發(fā)病初期:惡霉靈;根腐寧等
小編提醒:灌根或重點噴淋莖基部,視病情間隔7-10天一次。
二、銹病
易發(fā)病原因
高濕環(huán)境,連作豆類田地。 防治提醒 生長中后期容易發(fā)病,注意預防;
雨后及時排水,及時整枝,清潔田園。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前(結合其他病害防治加強預防):25%嘧菌酯;65%代森鋅;70%代森錳鋅;70%丙森鋅等
發(fā)病初期:70%代森錳鋅+40%氟硅唑;50%醚菌酯;粉銹寧等
三、炭疽病
易發(fā)病原因
氣溫較低、濕度大時,地勢低洼,通風不良,栽培過密,土壤黏重等。
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雨水和昆蟲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同時加強防治害蟲;
雨后及時中耕,排澇; 及時清除病苗、病株、病葉、病豆莢,并帶離銷毀。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前(雨前加強預防):50%嘧菌酯;65%代森鋅;70%代森錳鋅;75%百菌清等
發(fā)病初期:氟硅唑+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咪鮮胺等
小編提醒:噴藥要周到,重點噴到葉片背面,打藥后如果下雨要及時補藥!
四、細菌性疫病
易發(fā)病原因
溫度高、多雨時,多露,大水漫灌地,肥力不足等
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風、雨、昆蟲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同時加強害蟲的防治;
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集中帶出田間銷毀。
推薦藥劑(細菌性病害用藥)
發(fā)病初期:
預防性質:3%中生菌素;2%春雷霉素 治療性質:20%噻唑鋅+12%松脂酸銅;20%噻菌銅;77%氫氧化銅;20%噻唑鋅+20%噻菌銅
五、灰霉病
易發(fā)病原因
多雨、高濕時,植株徒長,田間通風透氣性差,種植密度過大等 防治提醒 借助雨水濺射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
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豆莢及黃葉,并集中帶出田間銷毀。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初期:腐霉利+百菌清;代森錳鋅+嘧菌環(huán)胺;啶酰菌胺等
六、煤霉病
易發(fā)病原因
播種較晚豆類,多雨年份,雨后田間容易積水,霧多霧重的年份。
防治提醒
注意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的抗病性; 雨后及時排積水; 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集中帶出田間銷毀。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初期:50%異菌脲;40%嘧霉百菌清;70%代森錳鋅+70%甲基硫菌靈等。
七、褐斑病
易發(fā)病原因
高溫多雨時,種植過密、通風不良,偏施氮肥等 防治提醒 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及時清潔田園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初期:70%代森錳鋅+10%苯醚甲環(huán)唑;70%丙森鋅+50%腐霉利;70%代森錳鋅+70%甲基硫菌靈等
八、輪紋病
易發(fā)病原因 高溫高濕,連續(xù)陰雨天,種植密度過大,通風透氣性差,連作低洼處等
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風雨傳播,注意雨前雨后預防+防治;
常發(fā)病地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深耕曬土。
推薦藥劑(保護性+治療性)
發(fā)病初期:百菌清+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咪鮮胺;代森錳鋅+苯醚甲環(huán)唑等
九、根腐病
易發(fā)病原因
高溫高濕環(huán)境,根系蟲傷多,連作地塊等。
防治提醒
病菌借助農具、雨水、灌溉水傳播,注意減少對根部的傷害;
根系的蟲傷多時,也容易讓病菌入侵; 田間注意排除積水,避免大水漫灌;
及時拔除田間發(fā)病植株,并帶離銷毀,發(fā)病土用石灰粉消毒。
推薦藥劑
發(fā)病初期(灌根或重點噴淋莖基部):20%二氯異氰脲酸鈉;70%敵磺鈉;惡霉靈等
十、病毒病
易發(fā)病原因
種子帶毒,植株抗性差,傳毒害蟲危害重等
防治提醒
預防重于防治; 提高番茄植株抗性是關鍵;
同時注意防治傳毒昆蟲(蚜蟲、粉虱)也很重要!
推薦藥劑
防治傳毒害蟲:螺蟲乙酯、氟啶蟲胺腈、噻嗪酮、噻蟲嗪、噻蟲胺、吡蟲啉(防治粉虱);吡蚜酮、吡蟲啉、啶蟲脒(防治蚜蟲)
預防病毒?。嚎梢赃x用鹽酸嗎啉胍、寡糖·鏈蛋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