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銹病、銹果病和果銹的區(qū)別及防治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789人閱讀
果樹生長發(fā)育需要多種微量元素,蘋果樹也不例外。其中鈣是蘋果樹生長發(fā)育中必須的中量礦質(zhì)元素之一,在樹體內(nèi)起生理平衡作用。如果蘋果樹缺鈣很容易發(fā)生生理病害,并且導致果實的質(zhì)量下降影響果農(nóng)的收入。因此果農(nóng)平時需要多多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給蘋果樹補充鈣元素促進其健康生長。
1、診斷方法
1.1查看樹體
1)幼根。鈣在蘋果樹內(nèi)移動性差,多存在于老組織中,因此缺鈣癥狀首先表現(xiàn)在幼嫩組織上,典型的缺鈣表現(xiàn)是幼根的根尖生長停滯或枯死,根尖處生出許多新根,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
2)枝葉。新梢生長至6~30、cm時,頂部幼葉邊緣或近中脈處出現(xiàn)淡綠或棕黃色退綠斑,經(jīng)2~3天變成棕褐色或綠褐色焦枯狀,葉緣卷曲、皺縮或破裂,此癥可逐漸向下部葉片擴展,嚴重時梢尖幼葉萎縮,并很快枯死;同時,花朵也開始萎縮,出現(xiàn)畸形花。
1.2查看果品
果實缺鈣會導致苦痘病、水心病和痘斑病。
苦痘病在果實近成熟時開始出現(xiàn),貯藏期繼續(xù)發(fā)展。病部果皮下的果肉先發(fā)生病變,而后果皮出現(xiàn)以皮孔為中心的圓形斑點,這種斑點在綠色或黃色品種上呈濃綠色,在紅色品種上呈暗紅色,病斑稍凹陷。后期病部果肉干縮,表皮壞死,有苦味。
水心病和痘斑病主要在貯藏期發(fā)生。水心病從果實中心開始腐爛,痘斑病先在表面出現(xiàn)棕色壞死小斑點、(套袋蘋果尤為嚴重)、,繼而在貯運時因受到果腐菌侵染而腐爛。
1.3查看土壤
通過果園采土化驗分析,查看土壤養(yǎng)分供應狀況。土壤中交換性鈣和溶液態(tài)鈣總含量高達0.2%~17%,缺鈣并不是土壤缺鈣,而是植物根部吸收能力有限,一般來說,植物從根部吸收30%的鈣,另外70%的鈣通過葉面和果實吸收,尤其是果實吸收最重要。研究表明:土壤p、H在6.5~7.5之間、有機質(zhì)含量在13、g/kg以上鈣的移動性較好,利于植物根系吸收。
2、缺鈣原因
2.1土壤有機質(zhì)少
澇洼地、沙土地、黃土性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的果園易缺鈣。
2.2果園管理不善
1)果園積水或干旱。積水易造成根系二氧化碳中毒,不利于新根形成,導致鈣吸收不足而缺鈣;長期干旱影響根系、葉片生長,蒸騰作用減弱,鈣素無法或很少進入果實,同時葉片還會爭奪果實中的鈣,造成果實缺鈣。
2)樹體老齡化。鈣絕大部分存在于樹干、老中葉片里,嫩葉里極少,這是果實缺鈣的主要原因。因為鈣在樹體運輸時易形成草酸鈣,到達樹冠的有效鈣會大大減少,樹齡越大越明顯。
2.3施肥不當
氮、磷、鉀復合肥和氯化鉀、硫酸鉀、過磷酸鈣等酸性肥料的大量施用造成土壤酸度過大,溶液性鈣含量降低;氮、鈣比例失調(diào),N∶Ca大于10∶1不利于鈣的吸收;缺鉀影響鈣的吸收,過多會加大與鈣的拮抗;硼、硅含量低也不利于鈣的吸收。
3、補鈣措施
3.1增施有機肥,提高溶液性鈣含量
增施有機肥是解決缺鈣生理病害的關(guān)鍵措施??砂础敖锕锓省钡囊笤鍪┺r(nóng)家有機肥,提高果園有機質(zhì)含量,增強土壤對鈣的保持能力,提高交換性鈣和溶液性鈣含量。施肥時間:中熟蘋果采收后,晚熟蘋果采收前6天左右,或在采收后立即施用,最晚也要在土壤封凍前。
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chǔ)上,做好水肥管理。旱時及時灌溉,雨季及時排水,雨后立即淺鋤疏松土壤;做好樹體修剪,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生長期做好病蟲防治,使樹體生長中庸健壯。以上措施均有利于果樹對鈣的吸收、利用,減輕缺鈣生理病害的發(fā)生。
同時,應根據(jù)土壤特點,對沙壤土、酸性土壤等易缺鈣的果園重點補鈣。土壤鈣的含量對植株含鈣量有顯著影響。畝施碳酸鈣60~70、kg,連施2年,即可將土壤p、H值調(diào)節(jié)到6.5~7.5。
3.2適量補施硼肥,改變耕作方法,強化鈣的吸收能力
1)、適量補施硼肥。適量的硼肥可促進葉片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向根系運輸,促發(fā)新根,利于鈣的吸收。所以,土壤補鈣和葉面噴鈣時均可摻入適量硼肥以提高坐果率,防止縮果病,促進對鈣的吸收。可結(jié)合秋施基肥或早春追肥時施入持力硼,每畝生產(chǎn)2、500~3、000、kg蘋果,施用200~300、g持力硼即可;花期噴施0.2%~0.3%硼肥,連噴2~3次,以促進鈣的吸收,提高坐果率,防止縮果病。
2)、結(jié)合施肥對土壤進行深翻,變換施肥方位,機械切割老根刺激新根,增加新根對鈣的吸收能力。
3.3適時補鈣
質(zhì)地適宜的土壤一般含鈣量較高,補鈣著重以葉面噴肥為主,時間應在吸收高峰期、(套袋及花后4~6周)、,噴施0.3%~0.7%硝酸鈣2~4次;采收前30~40天,噴施1%硝酸鈣2~4次;除袋后再噴0.3%~0.7%硝酸鈣1~2次,重點噴果實和葉片。
3.4合理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銨離子和鉀離子與鈣離子間有拮抗作用,土壤中的銨離子、鉀離子含量過高,均能抑制鈣的吸收,因此應適當控制氮、鉀肥的用量,避免出現(xiàn)氮、鉀過高的現(xiàn)象。
每生產(chǎn)100、kg蘋果需純氮1~1.1、kg,氮磷鉀比例為1∶0.6~0.8∶1~1.2比較適宜,具體施肥時應結(jié)合測土配方化驗數(shù)據(jù)制定配方,建議幼園以1∶0.8∶1為宜,掛果盛期園以1∶0.6∶1.2為宜。鈣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噴施為主,嚴重缺鈣時從土壤施入鈣肥以矯正p、H值,達到肥料綜合利用率最高、單位產(chǎn)量肥料消耗最低,果實品質(zhì)優(yōu)良,環(huán)境友好的目的。
蘋果樹是否需要補鈣也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盲目補鈣同樣會對果樹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