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曬田增產(chǎn)技術(shù)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307人閱讀
除雜草是水稻種植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且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雜草的抗藥性也越來越強,農(nóng)民可根據(jù)上半年的雜草基數(shù)和群落情況選擇“安全、廣譜、高效、低毒”的除草藥劑和配方。春秋季溫度低、土壤冷涼,除草劑活性差、持效期短,造成封閉滅草防效不高,因此建議第一遍封閉用推薦用量的上限,第二遍封閉滅草用推薦用量的下限避免秧苗發(fā)生藥害。
一、插秧前第一遍封閉
封閉配方:50%丙草胺(或60%馬歇特或30%阿羅津或50%苯噻酰草胺)+15%乙氧磺隆15g/畝,按照產(chǎn)品劑量和注意事項嚴格使用。
施藥時期:插前5~7天待泥漿自然沉降水面靜止澄清,用甩噴法(除農(nóng)思它外如果噁草酮類除草劑比重大于水則清水甩噴,否則要趁泥漿渾濁條件使用),水層3~5cm保水5~7天等水自然滲至花達水進行插秧。
甩噴法:是將農(nóng)藥與水混合后倒入噴霧器,將噴霧器雙噴頭中噴片去掉人工直接甩施的方法。
甩噴量15L/畝一個池子一施藥,水層3~5cm保水5~7天。
二、插秧后第二遍封閉
封閉配方:50%丙草胺(或60%馬歇特或30%阿羅津或50%苯噻酰草胺)+15%乙氧磺隆15g/畝,按照產(chǎn)品劑量和注意事項嚴格使用。
施藥時期:結(jié)合第一遍封閉順序插秧后15~20天,與第一遍封閉順序和時間銜接好。采用甩噴法水層3~5cm保水5~7天,嚴禁采用藥肥混用方法。(藥和肥分開使用的原因:第二遍封閉藥劑是插秧2周后應(yīng)用,而返青分蘗肥是插秧后立即使用的,故應(yīng)用時間上不同步)
甩噴量15L/畝,一個池子一施藥,水層3~5cm保水5~7天。
三、寒地水稻惡性雜草防治最佳方案
大齡稗草:錯過最佳防治時期的大齡稗草,稗草葉齡4葉期以上、株高大于10cm,錯過最佳防治時期的大齡稗草可選用以下除草劑:
①2.5%稻杰80~100ml/畝兌水噴霧;
②30%莎稗磷50ml/畝+50%二氯喹磷酸50g/畝混配兌水噴霧,水量為15L/畝。施藥前將水排干凈使雜草露出水面,施藥24小時后放水回田,保持水層3~5cm保水5-7天。
闊葉雜草:在田間根生闊葉雜草較多地塊,于水稻分蘗末期采用48%排草丹100~120ml/畝+56%農(nóng)多斯10g/畝防治。施藥前淺水層使雜草露出水面,施藥24小時后放水回田,保持水層3~5cm保水5-7天。
黑色越冬:水稻收獲后對田間雜草綠色部分進行定向噴霧,選擇41%農(nóng)達水劑200-250毫升/畝、噴液量15升/畝,施藥一周后翻地。
四、注意事項
1、溫度不超過27℃、相對濕度不小于65%、風速不大于4m/s。(莖葉噴霧注意事項)
2、買農(nóng)藥時一定要注意藥劑是使用在插前還是插后的,藥劑使用次序顛倒后可能造成嚴重損失。
3、插前和插后封閉用藥避免一次性全面積用完,一定要根據(jù)插秧計劃按照插秧先后順序和每天插秧面積分批次進行插前和插后封閉,保障一個池子一個池子進田用藥,確保藥量準確和保持淺水層。(根據(jù)每個池子的準確面積一定要用量筒計量或天平稱重。亦不可站在池埂上圍繞走一圈用藥)
4、用藥之前一定認真查看藥劑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避免不正確使用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5、施藥后不能排水、串灌保水5-7天。插前和插后封閉相隔時間一定要銜接好。
以上是寒地水稻除雜草的技術(shù),想了解更多水稻種植方面的知識請關(guān)注惠農(nóng)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