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河蟹爬邊、上岸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9178人閱讀
八月份河蟹即將迎來第五次脫殼,既是最后一道殼也是脫殼后膨脹較大的一次殼。那么養(yǎng)殖戶如何加強池塘管理提高五殼的翻倍率呢?
一、調節(jié)水質改善水環(huán)境
八月份是高溫后青苔腐爛、水草腐爛導致水發(fā)紅發(fā)黑出現(xiàn)比較集中的時間,水紅水黑是最危險的水色、是最容易缺氧翻塘死亡量大的水色。青苔水草等開始腐爛時,水會發(fā)暗透明度低出現(xiàn)褐色,隨著情況加重會逐步發(fā)展為水發(fā)紅、發(fā)黑。調水越早越容易調過來,同時缺氧翻塘出現(xiàn)損失的風險會降低。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改底增氧、解除毒素分解爛草,從實際效果看先干撒增氧型底改如高鐵酸鹽、過硫酸氫鉀改底,外潑有機酸或EM菌解除毒素分解爛草調節(jié)水質效果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死亡青苔、水草不可能在短時間全部爛完,所以在腐爛引起水質惡化的這段時間要堅持勤用,一般要2~3次才能徹底把水調過來解除危險。
二、根據(jù)水草情況及時保草救草
今年高溫天氣最高溫度達到39度到40度,無論是輪葉黑藻或伊樂藻都出現(xiàn)了“高溫休眠生長抑制”的現(xiàn)象,水草普遍出現(xiàn)這樣那樣長勢不好的情況。五殼脫殼時如過有水清草好的環(huán)境脫殼翻倍率將大大提高,所以趁這段溫度下降的時間一定要及時保草救草、恢復水草生命和長勢。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降低水位:保持在六、七十公分左右即可水過深水草不易長;
2、根據(jù)水草的活力狀況干撒長根肥或外潑水溶性氨基酸促進水草生根發(fā)芽、返青轉綠;
3、水草掛臟污垢多時把腐殖酸鉀、黃腐酸鉀和EM菌一起潑灑,以達到去臟除垢的作用。
三、重視營養(yǎng)積累打下堅實基礎
溫度從高溫時回降蟹的攝食就會回歸到正常的水平,這時候投喂好的餌料確保在脫殼前積累足夠的營養(yǎng),因此顯得非常重要。 建議投喂40或42蛋白的高蛋白育肥料或冰鮮魚強化營養(yǎng)。連續(xù)喂冰鮮魚的話易誘發(fā)腸炎,導致水質惡化、滋生藍藻、纖毛蟲多等問題,所以建議以高蛋白育肥料來強化營養(yǎng),若是投喂冰鮮魚要注意內服乳酸菌等微生態(tài)制劑提高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以減輕副作用。
四、多次補鈣利于脫殼和硬殼
水體中充足的鈣含量利于脫殼和快速硬殼,能減少自相殘殺風險提高成活率。同時蟹殼厚重的話河蟹體質強壯,耐存放和長途運輸損傷少;蟹殼厚重的話能壓秤、增重規(guī)格提高售價。 河蟹五殼存在公、母不同步的特點,母蟹先脫公蟹在后,所以脫殼時間會比較長。一般五殼需要補充2~3次鈣,分為剛開始脫時一次、脫殼高峰一次、脫殼后期一次。搭配多維或免疫多糖類使用效果更好,尤其脫殼時遇到缺氧等應激情況的話一定要配合抗應激類的營養(yǎng)物質一起潑。 通過養(yǎng)殖經驗來看活性離子鈣入水后分散性好、利于吸收,搭配氨基電解多維一起使用對于提高脫殼膨脹效果更好。
五、嚴防缺氧保障存活
缺氧對于水生動物來說是致命的。養(yǎng)到中后期階段一是河蟹大池塘里存塘生物量多;二是到后期池塘惡化污染重耗氧因素多;三是秋天天氣變化快,很容易出現(xiàn)缺氧、嚴重翻塘的情況。一天缺氧三天不長,缺氧對于脫殼的蟹子來說影響更大,輕者脫殼沒有膨脹嚴重者直接死亡。所以要特別重視管理嚴防缺氧。
如何防缺氧?
(1)引起缺氧的自然規(guī)律
①初三、十八大潮汐變化造成上下水強烈對流,江(海)底的有機碎屑耗氧物質隨著對流水體造成水體缺氧。
②持續(xù)高溫晴天大風天氣,表層水溫高在風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溫被交換到塘底引起池塘底部溫度上升造成池塘底部缺氧。
③持續(xù)陰雨天表層水溫低底層水溫高,上層水的氧氣無法溶解到塘底導致底部缺氧。
④春夏交接和夏秋交接時,上下水溫一致即水體處于同溫期,上下水無法對流造成底部缺氧。
⑤大氣壓的變化也會引起水體溶解氧的變化,大氣壓高溶解氧高大氣壓低溶解氧低。
(2)正確使用增氧機增氧
①陰雨天24小時開。
②晴天中午不開晚上表層水溫涼了再開。
③晴天且白天大風太陽一下山就要及時開,缺氧嚴重時還要配合使用增氧型底改。
④肥水、培菌、消毒、殺蟲、除苔、有機酸大量解毒、倒藻、河蟹脫殼高峰期要多開。
⑤增氧機的功率隨養(yǎng)殖密度及水深增加而增加。
(3)減少耗氧
①改善塘底及時分解耗氧物質,經常使用增氧型、降解型底改慎用吸附型、絮凝型底改,減少底熱、防止塘底溫度過高造成缺氧。
②減少污染(殘餌、糞便),飼料中適量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可提高飼料的轉化利用率、減少糞便排出量從而減少對塘底的污染。同時殘餌、糞便里的微生物依然保持活性可有效縮短殘餌、糞便在塘底的降解時間。
③由于缺氧一般發(fā)生在下半夜天亮前,因此降解型底改一般在傍晚或十一二點鐘用比上午用效果好。
④增氧型底改及增氧劑的選擇主要看溶解在水里的氣泡的形式,沒有氣泡(原子氧)的好于小氣泡的,產小氣泡的好于產大氣泡的,前者有包膜處理放氧氣均勻且持久。
⑤需要換水時下半夜換水比上午換水好,在晴天的下午及傍晚嚴禁加水。
⑥穩(wěn)定水體。培養(yǎng)良好的藻相(種類多樣數(shù)量豐富)不但可以加快池塘中物質的循環(huán)、減少耗氧,而且直接釋放出氧氣、提高水體溶氧。同時良好的菌相可以分解池塘中的有機物質、縮短物質的代謝時間、減少水體的耗氧。
六、適度肥水,提高水體溶氧和營養(yǎng)物質含量
種類多樣數(shù)量豐富的有益藻有益菌有助于提高水體氧氣、穩(wěn)定環(huán)境、豐富餌料有利于養(yǎng)殖動物的生長,對于河蟹脫殼也有很大的幫助。高溫時基本都沒有補肥,這時候溫度回歸正常塘口沒有水草,水體會渾濁缺乏有益藻類,光合產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這時補充生物肥加EM菌一起培藻調水,為脫殼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七、生物殺菌消毒,預防病害
高溫時有的池塘因高溫、缺氧等因素出現(xiàn)了傷亡的情況,打撈不凈時死蝦死蟹沉在池底腐爛會滋生有害菌;或是池塘里水草腐爛環(huán)境惡化的塘口,也容易滋生有害病菌;同時立秋后晝夜溫差大,底熱缺氧、厭氧的病原微生物本身也會繁殖加快。所以在脫殼時外潑生物消毒劑蛭弧菌,裂解殺死致病菌可避免脫殼時有害病菌趁虛而入引起發(fā)病。
河蟹第五次脫殼非常重要,養(yǎng)殖戶在這段期間做好管理養(yǎng)殖工作就能達到增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