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yǎng)殖過程中如何預防螞蟻進蜂箱?3種實用預防方法簡介
惠農網·農技學堂
16560人閱讀
蜜蜂秋季管理是確保蜜蜂安全越冬的關鍵,也是實現來年大豐收的基礎。為了使蜂群在來年春季能夠迅速恢復并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同時最大化養(yǎng)蜂業(yè)的經濟效益,蜂場必須嚴格做好秋季管理工作。下面簡單學習下秋季蜜蜂養(yǎng)殖和管理。
一、蜂箱條件的改善
1.蜂巢保溫
在越冬蜂繁殖后期,尤其是在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qū),應根據天氣變化和蜂群的強弱,采取加蓋舊衣物、報紙、枯草,縮小巢門和通風口,堵塞縫隙等措施對蜂巢進行保溫,確保蜂群的正常繁殖。同時,要做好防潮和避風工作,保持巢內通風,并注意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2.選取蜜蜂越冬場地
秋季是越冬期來臨之前的關鍵時期,應在此時選好越冬場地。越冬場地應選擇干燥、背風且不太向陽的地方。為了避免蜜蜂受到震動、煙霧和聲音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減少人畜被蜜蜂蜇傷的幾率以及蜜蜂的傷亡,越冬場地應遠離交通要道、學校、農藥倉庫和工廠等。此外,秋末冷風不斷,蜜蜂外出容易被凍死。為了防冷,蜂場還需遠離蜜源,切勿因小失大。遠離蜜源也有利于蜂王斷子。
3.更換舊巢脾,留脾不宜多
使用了多代的舊巢脾孔徑會變小,并且容易夾帶病原,繼續(xù)使用可能會影響蜜蜂幼蟲的發(fā)育,因此應以半新的巢脾替換舊巢脾。此外,還需減少蜂巢內巢脾的數量,以避免因蜂多而箱內雖有蜜,蜂團卻因凍餓致死的現象發(fā)生。
二、蜜蜂群勢的管理
1.培育適齡越冬蜂,并維持越冬蜂的實力
在整個蜂群中,工蜂負責采集和哺育工作,損耗極大,其壽命很難延續(xù)到次年春季,因此必須在秋季培育適齡的越冬蜂,并盡量保持越冬蜂的實力。此外,為了在較短時間內有效培育適齡越冬蜂,可及時合并5 - 6框弱群。在越冬蜂培育結束后,需進行斷子,以避免蜂群過度損耗。
2.蜂王以新強替老劣
老劣蜂王不僅會使春繁恢復發(fā)展緩慢、越冬期死亡率高,在維持群勢、產卵等方面也遠不及新蜂王。因此,應在秋季的最后一個主要流蜜初期開始培育新蜂王。
3.謹防出現盜蜂
秋末冬初蜜源稀缺,容易滋生盜蜂??刹扇√钊湎淇p隙、縮小巢門的方法。同時注意:飼喂越冬飼料時先強后弱且勿將飼料散落箱外;及時處理取出的巢脾,不要露天堆放;避免長時間的開箱檢查。
4.控制空飛
蜜蜂空飛不僅會引起蜂場混亂、盜蜂頻起,還會極大地損耗越冬蜂的壽命,因此要想方設法控制空飛。例如,蜜源結束后,及時飼喂完越冬飼料;氣溫較高時,進行箱外遮陰,注意通風散熱;氣溫下降時,緩緩關閉底紗窗,縮小通風面積等。
5.平衡群勢
為解決弱群越冬難的問題,可利用抽強補弱的方法。即待越冬蜂大批出房后,可從強群中取部分剛出房的蛹脾于弱群,達到平衡蜂場群勢的目的。
三、蜜蜂的飼喂管理
1.貯備足夠的越冬飼料
蜜蜂順利越冬的關鍵之一在于優(yōu)質充裕的越冬飼料,且貯備的越冬飼料一定要能保證蜜蜂正常地度過冬季和早春。
2.把握時間補喂越冬飼料
通常是在越冬蜂出完后進行飼喂。為了防止盜蜂,還需在2-3天內喂完。
3.避免甘露蜜中毒
甘露蜜中毒一般由柏樹和高粱兩種蜜源引發(fā)。由于甘露蜜內含許多無機鹽和糊精,會導致蜜蜂消化吸收障礙。因此,蜂場附近有柏樹或高粱種植的需注意觀察,一旦發(fā)現蜜蜂采食甘露蜜,則及時遷移。
四、蜂群病蟲害的防治
進入秋季,雨水陰綿,溫度降低,周圍環(huán)境變得潮濕,而蜜蜂群勢也處于相對薄弱的時期,容易引發(fā)各種病蟲害。因此,病蟲害的防治也是蜜蜂秋季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點。
1.徹底治螨
秋季是蜂螨的高發(fā)期,在此期間徹底治螨需分兩次進行:一為培育越冬蜂前,二為斷子初期。注意在用藥治螨前要飼喂蜜蜂,以避免藥物對蜜蜂的影響。
2.防治爬蜂病
爬蜂病是蜂群在秋季易暴發(fā)的病癥,由多種因素引發(fā)。如污水、蜂螨、蜂子發(fā)育不良等。因此,在防治過程中需對癥下藥,不同病因、不同癥狀采取不同措施。
綜上,蜜蜂秋季管理在蜂群的養(yǎng)殖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蜂場需從蜂箱條件的改善、蜂群的管理、飼喂管理及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全面加強管理,為蜂群保持充沛的實力以越冬和來年春繁蜜蜂群勢能恢復良好狀態(tài)打好基礎。
關于秋季蜜蜂養(yǎng)殖和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