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嫩枝扦插育苗的技術(shù)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4550人閱讀
葡萄是一種常見的水果,一般在種植后的第二年即可開花結(jié)果。不同品種的結(jié)果時間有所不同,例如巨峰葡萄在定植后的第二年就能結(jié)果,而藍寶石葡萄則需要三年。葡萄的經(jīng)濟結(jié)果年齡較長,一般可維持20-30年以上。下面一起學習下葡萄樹種植方法。
一、園址選擇
1.環(huán)境要求
葡萄栽培應定位在生產(chǎn)無公害優(yōu)質(zhì)葡萄。因此,果園必須選擇在遠離污染源的地區(qū),或建在污染源的上游、上風地段。果園環(huán)境需具備以下條件:大氣質(zhì)量穩(wěn)定空氣清新,無污染。灌溉水源無污染。土壤不含天然有害物質(zhì),pH值在6.5~7.5之間,無農(nóng)藥殘留。
2.市場與交通
葡萄鮮果的貯運性受品種、時限和空間的限制,因此果園應選在靠近城市郊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消費市場,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于銷售和運輸。
3.水源
園地附近需有充足的水源,確保葡萄在生長期間能夠正常灌溉和排水。
二、整地與施肥
1.整地
葡萄是多年生果樹,根系發(fā)達,因此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或把低田改造成排水良好的地塊。行距確定為260~280厘米,每兩行需有一條寬、深各30厘米以上的灌、排水溝。
2.整畦
在行中間挖栽植溝,寬40~60厘米,深30~50厘米。根據(jù)地理條件,將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整畦時,將邊上和面上較疏松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
3.基肥
挖好栽植溝后,在溝底放一層麥秸、稻草等,與土混合,鋪一層松表土,再鋪有機肥。每畝施入3000~5000千克畜禽糞或200千克左右的餅肥,肥與每畝50~75千克磷肥及表土混合,最后填上心土,略高于地面成龜背形。
整地、整畦、施肥必須在入冬前完成,以便土壤經(jīng)過冬季冰凍后自然氧化,達到腐熟基肥、殺蟲、松土、肥土的目的。
三、栽植
1.種苗選擇
南方地區(qū)種植葡萄時,應選擇抗?jié)?、抗病等綜合抗性好、豐產(chǎn)性好的種苗。
2.栽植時間
最佳時間春植為宜,2月份氣溫回升至萌芽前半個月栽植最佳,最遲不超過3月中旬。如遇天氣干旱,可適當延遲。若苗木從外地引進或貯藏過一段時間,取出后用清水浸泡12小時,有利于萌芽整齊。
3.栽植密度
一般采用密植法,行株距采取先密后稀的原則定植,以確保早期豐產(chǎn)。行距260~280厘米,株距80~100厘米,畝栽250~300株。盛產(chǎn)后保留250株左右較為適宜。
4.苗木整理
定植前對種苗進行修剪整理,除去霉爛根系,修剪過長枝條,在嫁接口以上保留3~4個芽。如苗木從外地引進或貯藏過一段時間,取出后用清水浸泡12小時,有利于萌芽整齊。
5.栽植方法
按標記挖穴配苗,到2月下旬后再次整畦,整畦時把邊上和面上較疏松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
在種植穴內(nèi)再施入10公斤/畝的鈣鎂磷肥(注意不能施過磷酸鈣)。苗木栽植前最好用海綠肥等微肥與殺菌、殺蟲劑混合液浸根后再栽植入土。
選擇在陰天或雨后天氣進行。栽植時,將苗木的根頸稍低于地表,把根系理直舒展于穴內(nèi)培土至苗木的1/2~1/3時,輕輕提苗,使嫁接苗的接口高出地表,地表下只留8~10厘米的株條,然后填土踏實,并澆透水。注意苗木不能種得過深,過深容易造成樹苗缺氧而產(chǎn)生僵苗、死苗。雨后要及時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保濕,促進萌芽。
四、葡萄栽植后的管理
1、抹芽
萌芽后保留兩個較壯的芽。當新梢長至20厘米時,壯芽任其繼續(xù)生長,另一個相對較弱的枝條及時摘心(這一枝條主要用作預備,如延長梢被風吹折后要用來繼續(xù)延長,一般反復摘心,不使其延長)。其余芽眼盡快抹除,以集中養(yǎng)分。
2、摘心
新梢延長梢長至12葉時(可根據(jù)架式而定,一般延長至離地面80厘米-90厘米的第一根鋼絞底線下方)摘心。摘心后夏芽(副梢)萌發(fā),頂端根據(jù)長勢(摘心時嫩梢呈彎溝狀長勢強,呈筆直狀長勢弱)留2~4個副梢。長勢強,留4根副梢;長勢弱或一般,留2~3根副梢,副梢留上不留下。
當副梢長至6葉時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后每長至4葉摘心一次,直至9月每長至2葉即可摘心,以利于養(yǎng)分積累。
注意交替摘心,不要一次抹盡,留有生長點,以免冬芽萌發(fā)(特別是枝條還未成熟時)。
易形成花芽的品種:如藤稔等,可不留夏芽,全部抹除。
樹勢較強的品種:如“美人指”等夏芽留2葉絕后摘心。這樣,可不使冬芽萌發(fā),又有利于花芽分化。
3、肥、水管理
促根肥:施肥時間4葉展開后開始施肥澆水。每擔(50千克水)用尿素50~100克拌入30%的糞清水中澆施2~3次,也可趁下雨之際在雨前撒施。此間以抗旱為主,每間隔7~10天澆透水一次。
催條肥:到4月下旬或膜下雜草已旺,可揭膜除草,每畝撒施10千克復合肥,要均勻地撒施在60厘米寬左右的地面上,不能集中施在壟上,然后復草再澆水。以后每隔10-15天撒尿素5千克,在雨前或抗旱澆水前施下,每施2次尿素再穿插施一次復合肥。小苗樹片濕時不能撒施,以免沾著葉片造成肥害。
注意事項:入梅后視苗木長勢可延長間隔期,如20天一次,7月以后可單施復合肥,至8月底結(jié)束施用化肥。注意防止肥害的發(fā)生,肥害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肥料集中在根部周圍,又超過根系能承受的濃度所致。
壯條肥:入秋后根據(jù)長勢可開始施10~15千克/畝的普通兼價復合肥,以確保冬芽飽滿、株條成熟后過冬。
葉面肥:結(jié)合施藥,5月底前用進口尿素0.2%,以后用磷酸二氫鉀0.2%。
灌排水:抗旱施肥最好的辦法是灌半溝水然后澆施。在晴熱天氣,要多考慮澆水抗旱,以保持土壤濕潤。在梅雨季節(jié)或多雨天氣,要注意排水,表層土壤不能積水。
五、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以混合修剪為好,長、中、短梢修剪相結(jié)合。一般生長較強的樹,可考慮其中2根較強的枝條留10芽左右,較中等的留6芽左右,較細的留2-3芽。如其中4根枝條長勢均衡,也要行中長梢修剪(二長二中)。如其中一株樹長勢較強,另一株樹長勢較弱而造成空缺的,強枝可行超長梢修剪,剪口留0.8厘米粗即可。
六、病蟲管理
1.絨球期
3月中旬后,絨球期(葉未展開)噴施200倍五氯酚鈉(一背包加1兩3錢)噴濕為止。
2.二葉期后
黑痘病防治:3月下旬-5月主治黑痘病,歐亞種對黑痘病抗性很差,要特別注意。一般掌握雨前或發(fā)病前用保護性殺菌劑,發(fā)病后用內(nèi)吸性殺菌劑。間隔5-7天噴施一次。第一次用世高3000倍,第二次后視情況可用,雨前噴科博600倍或“大生m45”800倍,發(fā)病后或雨后用世高3000倍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杜邦福星是防治黑痘病的特效藥,但施用次數(shù)不宜太多,且倍數(shù)不能搞錯,否則易引起藥害)。
黑痘病、霜霉病防治:6-7月上旬主治黑痘病、霜霉病,一般用藥要既能防治黑痘病,又能防治霜霉病的藥劑。一般發(fā)病前用科博、大生。二病都可防治,如發(fā)現(xiàn)黑痘病要用杜邦福星,如發(fā)現(xiàn)霜霉病要用杜邦克露加施寶靈或安克猛鋅或殺毒礬加施寶靈等。
后期防治:出霉后可延長間隔期,一般10-15天施一次,主要防治霜霉病,褐斑病(如有黑痘病,也不用特別防治)。如天氣特別好,可再延長間隔期。藥劑以科博、大生(m-45)為主,如有霜霉病可用安克猛鋅,杜邦克露加施寶靈、殺毒礬加施寶靈等。
注意事項:防病至9月底結(jié)束,10月中旬氣溫降低,病害不再發(fā)生,一般不再施藥。要特別注意中午高溫時間不能施藥,以防止藥害。
總之,葡萄是一種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較高的果樹,合理的種植管理可以提高其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延長其經(jīng)濟壽命。
關(guān)于葡萄樹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