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怎么種植?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415人閱讀
茨菇,又稱慈姑、燕尾草等,是一種水生蔬菜,其球莖富含淀粉,口感清脆,營養(yǎng)豐富,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茨菇原產(chǎn)中國華中、華南等地,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較多。那么茨菇怎么種植?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1、品種選擇
茨菇有多個品種,常見的有白茨菇、紅茨菇等。白茨菇球莖較大,口感較好;紅茨菇適應性強,抗病性好。選擇適合當?shù)貧夂蚝屯寥罈l件的品種。
2、種球選擇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球莖飽滿的種球。種球直徑應在2-3厘米左右,表面光滑,無損傷。
3、地塊選擇
茨菇喜肥沃、疏松的土壤,優(yōu)先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水田或低洼地。土壤pH值以5.5-6.5為宜,若土壤偏黏,可摻入沙土或腐熟有機肥改良。
4、種植時間
春季氣溫回升后,一般在3月至4月。此時氣溫逐漸升高,有利于種球發(fā)芽和生長。秋季氣溫逐漸降低,一般在9月至10月。此時種植,茨菇在冬季也能生長,但需要注意保暖。
5、種植密度
根據(jù)品種和土壤肥力,株距一般為15-20厘米,行距一般為20-30厘米。每畝種植10000-15000株左右。
6、種植方法
將種球放入清水中浸泡24-48小時,促進種球吸水膨脹,加快發(fā)芽。將浸泡后的種球放在溫暖濕潤的地方催芽,溫度控制在20-25℃,保持種球濕潤。一般5-7天后種球即可發(fā)芽。將發(fā)芽的種球按株行距種植在畦面上,種球芽朝上,覆土3-5厘米,輕輕壓實,使種球與土壤緊密結(jié)合。種植后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
7、管理要點
茨菇生長期需保持淺水勤灌,以提高土溫;栽植后約一個月可排水擱田使根深扎。生長期需追肥2-3次以滿足其生長發(fā)育對肥水的要求,同時需注意耘耥除草、剝?nèi)~捺葉等田間管理措施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危害。
以上就是茨菇怎么種植的介紹,茨菇的種植相對簡單,但需要注意一些關鍵步驟和管理措施,以確保其健康生長和高產(chǎn)。采收時間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地上部分枯黃后采收產(chǎn)量最高,采收時小心挖掘,避免損傷球莖。
關于茨菇怎么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