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的種植時間及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5759人閱讀
蘆筍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蘆筍的根系發(fā)達,由肉質(zhì)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喜歡生長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中。那么蘆筍冬天怎么管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1、重施越冬肥
秋季采收結束后,應分次重施越冬肥,以滿足地下根群生長的需要。在“立冬”和“冬至”兩個節(jié)氣施兩次越冬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如土雜肥、鈣鎂磷、碳酸氫銨等,并拌入花生餅、骨粉等發(fā)酵后施用。
2、修剪枝葉
冬季蘆筍葉子逐漸變黃時,應從根部以上直接剪掉枝葉,地面上留5-6厘米即可。這樣能減少營養(yǎng)消耗,集中供給根系。修剪完后,要把剪掉的部分清理干凈,避免堆積在地面影響蘆筍的生長。
3、清園消毒
在“大寒”至“立春”期間,視地上植株枯黃程度,先后把植株割除,徹底清理植株的莖、葉、枯枝、雜草等,搬離田間燒毀,并把筍園及四周雜草除凈,消滅越冬寄生蟲和病原菌。
4、清溝防漬
蘆筍根系為肉質(zhì)根,土壤含水量過多時,冬季易受凍害或引發(fā)根腐病。因此,要及時清溝,降低地下水位,防止?jié)n水爛根。
5、澆凍前水
立冬后,在土壤未凍結之前要澆最后一次水,這次澆水就是常說的“打凍水”。本著“澆凍前水,不澆凍后水”的原則,對防止冬旱、保持土壤濕潤、保護筍芽安全越冬都十分有利,同時也有利于第二年春季幼芽的抽發(fā)與生長,減少蘆筍空心。
6、施肥管理
在冬季,由于蘆筍的生長速度變慢,需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可以適當增加施肥次數(shù),每隔一周施一次尿素、復合肥等。同時,注意不要過量施肥,以免造成蘆筍根系燒傷和萎蔫。
以上就是蘆筍冬天怎么管理的介紹,冬季氣溫低,如果遇到強降雪、大風等惡劣天氣,需要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蘆筍不受損害??梢栽谔J筍基部覆蓋一定厚度的秸稈、稻草等,避免凍害和低溫傷害。
關于蘆筍冬天怎么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