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可以種玉米嗎?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8570人閱讀
玉米作為一種常見的粗糧,不僅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飼料和工業(yè)原料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膳食平衡和營養(yǎng)健康的追求使得玉米越來越受到青睞。在我國玉米種植面積還是十分廣闊的。下面一起學習一篇玉米管理技術和方法。
一、種植準備
擇適合當?shù)貧夂蚝屯寥罈l件的玉米品種,優(yōu)先考慮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對種子進行篩選、晾曬,并采取藥物拌種消毒或包衣,以促進種子的早期發(fā)芽和健康成長。
二、播種與密植
根據(jù)地溫穩(wěn)定在5攝氏度以上的情況來確定播種期。合理密植,一般株間距以35-40厘米為宜,以確保田間光照和透氣性。
三、補苗和間苗
及時對缺苗區(qū)域進行補種或移栽,并確保補苗后及時澆水覆土。去除生長弱小或擁擠的幼苗,為壯苗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
四、科學施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復合肥,一次性施足。根據(jù)玉米生長需求和土壤肥力情況進行適量追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五、合理灌溉
玉米對水分的需求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所不同。在苗期,玉米的水分需求相對較低,這一階段玉米對干旱有較高的耐受性,但對水澇較為敏感。因此,在苗期通常不需要進行灌溉,尤其是在雨季,更應注重田間的排水工作,以防過多的水分影響幼苗的生長。然而,一旦玉米進入生長旺盛期,其對水分的需求會顯著增加。此時,應密切關注天氣狀況,特別是在干旱少雨的時段,及時灌溉變得尤為重要。適時的灌溉有助于保證玉米獲得充足的水分,促進其健康生長和發(fā)育。
六、病蟲害防治
1、病害類型
玉米大小斑?。褐饕绊懹衩兹~片,嚴重時還會擴展至葉鞘和苞片,導致葉片受損。
玉米絲黑穗病:侵害玉米穗部,可能引起霉爛和腐朽,對產(chǎn)量造成顯著降低。
玉米病毒病:影響幼苗心葉,使其顏色變淺,植株生長受阻,嚴重時可致產(chǎn)量減半甚至絕收。
防治措施:
選擇抗病品種:優(yōu)先選擇具有抗病害特性的玉米品種,這是預防病害的基礎。
種子消毒: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減少病害的初始感染源。
合理輪作:實施輪作制度,避免連作同一作物,打破病害的循環(huán)。
土壤管理:收獲后及時深耕土壤,有助于減少土壤中病原物的存活。
化學防治:在必要時,合理使用化學農(nóng)藥進行病害防治,注意輪換用藥以避免抗藥性的產(chǎn)生。
2、蟲害類型
地老虎:啃食玉米幼苗,造成植株損傷。
蠐螬、金針蟲:破壞玉米根系,影響植株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
螻蛄、薊馬:危害玉米莖桿和葉片,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玉米螟、玉米蚜蟲、灰飛虱:直接損害玉米苞穗,引起霉爛和枯萎。
防治措施:
深翻土壤:春秋兩季進行深翻,破壞害蟲的越冬環(huán)境。
清除雜草:播種前清理田間雜草,減少害蟲的藏身之所。
合理輪作:實行輪作制度,避免連作,降低害蟲的繁殖機會。
使用腐熟農(nóng)家肥:確保肥料充分腐熟,避免吸引害蟲。
生物防治:利用害蟲的天敵,如鳥類、昆蟲等進行自然控制。
物理防治:使用誘蟲燈、粘蟲板等物理方法誘殺害蟲。
化學防治:在害蟲高發(fā)期,適時使用化學農(nóng)藥進行防治,注意選擇對環(huán)境和非目標生物影響較小的藥劑。
七、收獲和處理
當玉米植株90%以上的莖葉變黃時進行收獲,確保顆粒歸倉。收獲后晾曬至籽料水分降至15%左右,再進行脫粒入庫。
總的來說,玉米種植和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種子選擇、土壤處理、播種、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科學的管理和精心的照料,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產(chǎn)量和品質。
關于玉米管理技術和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