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種植紫蘇的方法及管理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11077人閱讀
紫蘇別名桂荏、赤蘇、白蘇、香蘇,煮魚時放入紫蘇葉或穗蘇,味道特別鮮美,紫蘇葉還可以生食和腌漬。而且紫蘇還極具觀賞價值,種植也很方便,下面就來說說紫蘇種植方法和技巧。
1、土壤
紫蘇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比較好,但是最適合的土壤還是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在粘重土壤里生長的比較差。種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疏松一點的土壤,最好是土壤質(zhì)量好且肥沃的。在種植過程中,可以添加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料。
2、溫度
紫蘇喜好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就可以萌發(fā),適宜的溫度為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如果溫度過低或過高,會影響紫蘇的生長和品質(zhì)。
3、水分
紫蘇在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它需要的空氣濕度也是比較大的,在75%-80%的環(huán)境下長勢會很好。如果空氣和生長的環(huán)境太過于干燥,會導(dǎo)致它枝干和葉子變硬,品質(zhì)大大的下降。另外,在雨季的時候還要注意排水工作,防止積水造成爛根爛葉。
4、光照
紫蘇比較喜歡陽光,多接受陽光照射對其生長也很有幫助,所以在種植的時候盡量把它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在夏天陽光酷烈的時候,還是需要遮陽的,否則會把它曬傷。
5、施肥
紫蘇生長期比較短,所以施肥要以氮肥為主,并且施肥時不要碰到葉子。一般在播種后10天左右施第一次基肥,然后每隔15天施一次追肥,直到收獲前。
6、收獲和保存
紫蘇一般在生長期的6-10個月左右可以進行首次收獲,每年可收獲2-3次。采摘時要注意不要對植株造成過度傷害,以免影響其正常生長。收獲后,可以晾曬或烘干保存,或者制成紫蘇油、紫蘇醬等產(chǎn)品。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紫蘇種植方法和技巧的介紹了,紫蘇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植物,其葉片具有清香的氣味和獨特的口感,可以用來做菜、泡茶、入藥等。
關(guān)于紫蘇種植方法和技巧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