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46255人閱讀
佛肚竹又名佛竹、羅漢竹等,為禾本科叢生型竹類植物。其外型非常奇特,圓滾滾的竹管猶如彌勒佛的大肚子,而且葉色翠綠常青,是觀賞竹類的佼佼者。那么佛肚竹要怎么養(yǎng)好?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1、盆土選擇
佛肚竹適宜在排水良好、疏松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壤土中養(yǎng)殖,可參考:山泥土+腐殖土+河沙2:2:1的比例混合作為培養(yǎng)土?;ㄅ鑴t可用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泥盆或瓦盆,播種前將培養(yǎng)土放于陽光下暴曬2天以消毒殺菌。
2、溫光養(yǎng)護
佛肚竹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但是也喜歡陽光,平時養(yǎng)殖的時候可以放在半陰的環(huán)境中。此外,佛肚竹喜濕暖濕潤環(huán)境,不耐寒,溫度不要低于5℃,否則會受凍。冬季低溫時,注意移入室內溫暖處進行養(yǎng)護。
3、澆水要點
佛肚竹喜歡潮濕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要適當多澆水,讓土壤保持足夠濕潤,但是切記盆內不可積水。此外,夏季要注意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一般早上和晚上各澆一次即可。而冬天移進室內后,會略顯干燥,可以每天噴灑葉片,來保持植株顏色更加翠綠,株型更加美觀大方。
4、合理施肥
佛肚竹施肥不宜過多,肥水過大會導致植物枝葉陡長,只需要在每年的春秋兩季,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即可滿足它的生長需要。
5、修剪整形
佛肚竹生長較快,對造型不需要的枝條應及時進行剪除,以免消耗其營養(yǎng)。新生竹應該看它的形態(tài)美觀度決定去留,如果新竹干細、節(jié)長,又影響造型,則應及時進行剪除。可以在距離佛肚竹根部10厘米處,將其側枝剪掉,頂端也適當修剪,以防過高。
6、病蟲害防治
常發(fā)生的病害有銹病和黑痣病。防治方法:銹病用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黑痣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則以介殼蟲為主,可在若蟲期噴灑滅害靈,并加入適量煤油,噴蟲體有封閉窒息的作用。
?
總的來說,佛肚竹和其他觀賞竹類一樣,都是比較好養(yǎng)的。注意好以上幾點養(yǎng)護技巧,很容易養(yǎng)出狀態(tài),長勢非常旺盛。
關于佛肚竹養(yǎng)殖方法與技巧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