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枯萎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43045人閱讀
豆角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各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然而,不同的管理方法會對豆角的產量產生較大影響。通常情況下,適量的水肥、科學的摘心處理以及合理的疏花疏葉都至關重要,正確實施這些措施有利于豆角持續(xù)的生產。下面具體學習下豆角怎么種植才能高產?
一、不澆“2”水
1、在苗期,豆角不需要頻繁澆水。播種前,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1-2天,以提高種子的活性和出苗率。種子晾曬后,將其浸泡在30℃左右的溫水中5-8個小時,挑出秕種。豆角在播種后,應將土壤澆透或選擇雨后播種。在豆角苗期(開花前),不宜澆水過多,除非土壤特別干旱,一般不需要澆水。過多的水分可能會導致豆角植株徒長,延遲開花結莢的時間,降低豆莢的產量。適當控水可以促進幼苗根系的發(fā)育,使豆角植株更加強壯,提高抗逆性,有利于持續(xù)開花結莢,提高豆角的產量。
2、在開花結莢期,豆角需要充足的水分。然而,澆水時忌諱大水漫灌。豆角植株的根系發(fā)達,耐旱不耐澇。大水漫灌會導致植株受澇,降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嚴重影響豆角的產量。此外,受澇的植株還容易爛根發(fā)病。因此,在豆角開花結莢后,應避免大水漫灌。在炎熱的三伏天,豆角正處于開花結莢的盛期,此時澆水應在傍晚涼爽時進行,并盡量選擇澆灌涼爽的井水。
特別注意:豆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然而,在種植時,最好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砂質土壤。避免在過于粘重和地勢低洼潮濕的地塊種植豆角。
二、不施“3”肥
1、不施生肥
根據(jù)老話,應該是“菜忌生水,人忌生肥”。這里的“生肥”指的是未經(jīng)腐熟的農家肥。在種植豆角時,除了需要施化肥外,農家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用農家肥種植出來的蔬菜口感會更好,因為農家肥養(yǎng)分豐富、肥效持續(xù),還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可以使土壤變得更疏松,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對豆角持續(xù)開花結果非常有利。
適宜用于種植豆角的農家肥包括豬糞、羊糞、雞糞、餅肥、人畜糞水等,但在施用到豆角地里之前,農家肥必須充分腐熟。未經(jīng)腐熟的農家肥一旦施入土壤就會產生熱量和刺激性氣體,容易導致植株燒根,同時也會影響豆角根瘤菌的發(fā)育。此外,未腐熟的農家肥中還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害蟲,直接使用會增加豆角植株患病蟲害的風險。
2、不偏施氮肥
豆角的生長受到氮素的影響很大。氮素可以促進豆角植株莖葉的發(fā)育。如果豆角植株缺乏氮素,會導致植株長勢變弱,矮小細弱,葉片變黃綠色,并且會早衰減產。在施肥時,應避免過量使用氮肥。
與其他豆科植物一樣,豆角能通過與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來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并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氮素養(yǎng)料。但是,如果給豆角植株施用過多的氮肥,就會導致營養(yǎng)生長過旺,抑制生殖生長,并且減少開花結莢量和產量。
此外,豆角植株旺盛的生長會導致田間郁閉,通風透光性差,增加病蟲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從而導致豆角落花落莢。此外,植株旺盛的生長還會導致莖葉柔嫩多汁,易受病蟲害侵襲。
3、不施用碳酸氫銨
基肥:整地后每畝施用10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和40公斤三元復合肥。盡量條施或者穴施,以提高肥效。
苗期追肥:如果植株長勢弱,可每畝追施800公斤腐熟的稀糞水或者5公斤尿素,切忌不要施用過多氮肥。
開花結莢期追肥:每畝追施25公斤復合肥,并進行澆水,促進開花結莢。
葉面施肥:在生長中后期,采取葉面施肥方式為植株補充養(yǎng)分,提高產量。使用“60克磷酸二氫鉀+30克流體硼”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每隔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能提升產量和品質。
最佳葉面肥選擇:磷酸二氫鉀。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進開花結果、保花保果、防止早衰、增強抗逆性??墒苟菇侵仓戤a量提升30%以上。
硼肥: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伸長、提高坐果率。促進根瘤菌發(fā)育,增強固氮能力,對產量提升很大。
總的來說,豆角喜溫暖,不耐寒凍,適宜在霜凍結束后播種或移栽。20~25℃是其生長的最佳溫度范圍。豆角盡管屬于短日照作物,但許多品種屬于中等光照性,對日照要求不是很嚴格。
關于豆角怎么種植才能高產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