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的大蔥出現(xiàn)干尖?主要是這三個病因造成的!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3041人閱讀
大蔥是廚房必不可少的調味類蔬菜,在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栽種歷史,農村每家每戶都會種植大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大蔥的幾種栽種方法。
大蔥的幾種栽種方法
大蔥栽種一般有三種方法,一種是用種子種,另一種是買蔥苗回來種,還有一種是用帶須蔥根進行種植。除了在土壤中種植大蔥,在水中栽培大蔥也是可以的。
大蔥的種子種植方法
1、曬種
大蔥播種前需要先放在陽光下曬上一天,再放入30℃的溫水中泡上5小時,隨后用白布包裹,放在室溫下催芽,待80%種子露白后就可播撒。
2、育苗
大蔥種子先是在苗床上種植,待大蔥長至25公分左右移栽至大田種植。蔥種播種前需先開溝,其溝深為15厘米左右、寬為2-3厘米左右,兩溝間距30公分,種子淺埋溝中,待大蔥出苗即可。
3、苗期管理
通常一周后就可出苗,苗期想要長得好,可沖施尿素水或每畝一噸的腐熟農家肥,撒在壟溝中澆水,滿足大蔥苗期的生長需求。大蔥幼苗上可覆蓋一層秸稈,以更好的保溫保濕。蔥苗2厘米左右時就需要澆水,可3-5天澆上一次清水,待蔥苗長至8厘米左右,可噴施15%的腐熟糞尿或0.3%的尿素水,加快蔥苗生長。
4、起苗定植
大蔥長到25-30公分時,就可起苗移栽至大田中,起苗前1-2天后澆透水,以方便起苗。為了蔥苗在大田內快速適應生長,還需將蔥葉部分剪掉8-10厘米,如此就可減少水分蒸發(fā)和營養(yǎng)損耗,保證蔥苗在大田內快速適應新生。
在定植開溝時,以蔥白高度一半來開溝最為合適,行間距以蔥白高度1.5倍為最佳。大蔥的定植密度上,需要根據(jù)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等來判斷,高白型品種每畝可種植1.8萬到2萬株,矮白型蔥每畝可種植2-2.2萬株苗。
定植方法可分兩種,一種為定穴插栽法,一種為溝內排蔥法。前者是將大蔥插入穴內扶正定植,適合蔥白較長品種;后者是將開一條長溝,將蔥苗均勻放置在溝內,適合蔥白粗短品種。
5、田間管理
在大蔥生長前期,澆水不能太多,見干見濕原則,干旱后再澆水。大蔥長至假莖旺盛期時,澆水就可適當多一些。
大蔥培土次數(shù)為三次,第一次是在大蔥苗高30-35公分時進行,此時培土5厘米左右即可。第二次是在苗高40-45公分時進行,此時培土8-10厘米即可。最后一次培土在成熟前25天左右,培土6-8厘米左右。
大蔥第一次培土時就可施撒1000公斤/畝的有機肥,或施加50斤復合肥。第二次追肥可與第二次培土相結合,每畝地可施加50斤三元復合肥+180斤酵素菌肥。第三次追肥可與第三次培土同步進行,每畝施撒40斤硫酸鉀+50斤硝酸鈣,在大蔥的生長期可以適當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及多種微肥氨基酸肥。
以上就是關于大蔥的幾種栽種方法的介紹了,想要大蔥品質高、不中空,還需及時采收,當蔥白長在30公分以上就可以采收。
關于大蔥的幾種栽種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