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里不打藥也能防治害蟲,用這3個方法就不錯!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2594人閱讀
丙硫菌唑自上市以來,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殺菌劑、谷物用殺菌劑市場第一大品種。主要用于防治谷物、水稻、油菜、花生和豆類等作物的多種病害,下面就來說說丙硫菌唑的作用和用途。
一、丙硫菌唑的作用機理
丙硫菌唑的作用機理為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體-羊毛甾醇或24 -亞甲基二氫羊毛甾醇14 位上的脫甲基化作用,影響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響真菌的正常生理過程。
丙硫菌唑的作用方式多樣,具有優(yōu)異的保護、治療、鏟除作用,并有良好的內(nèi)吸性,持效期長。
丙硫菌唑的安全性比較高,不光對作物安全,對蜜蜂無毒,對非靶標生物及土壤有機體無影響。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在土壤中表相當?shù)偷牧苋芎头e累作用。丙硫菌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態(tài)安全性,對使用者和環(huán)境安全。
二、丙硫菌唑可以防治哪些病害?
丙硫菌唑主要用于禾谷類作物如小麥、大麥、水稻,油菜、花生和豆類作物,以及蔬菜等作物,殺菌譜也很廣。幾乎對所有麥類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麥和大麥的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紋枯病、枯萎病、葉斑病、菌核病、網(wǎng)斑病、云紋病等。
除了對谷物病害有很好的效果外,還能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傳病害,如菌核病,白絹病,黑脛病,以及主要葉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脛病和銹病等。
三、丙硫菌唑怎么使用?
1、防治小麥赤霉病
預防小麥赤霉病可在小麥揚花初期和盛花期,使用480克/升的丙硫菌唑懸浮劑,各施藥一次,畝用量為20-25毫升/畝/次,使用藥劑的間隔期為10天左右,推薦用水量為30—45公斤/畝。在小麥上使用的安全間隔期為35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2、防治花生白絹病
在白絹病發(fā)病初期或者花生下針期,使用30%的丙硫菌唑可分散懸浮劑,均勻噴霧于花生莖基部,間隔7—14天再噴霧一次,可有效防治白絹病的發(fā)生,丙硫菌唑在花生上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花生上使用的安全間隔期為28天,即在采收前28天不能用藥了,施藥后12小時內(nèi),禁止無防護人員和動物進入施藥區(qū)域。
四、丙硫菌唑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為了延緩丙硫菌唑抗性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建議與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交替使用或者搭配使用。
2、可混性強,可與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異菌脲、嘧菌酯、精甲霜靈、多菌靈、咯菌腈、呋蟲胺等殺蟲殺菌劑混配使用,延緩抗性,擴大防治譜。
3、藥劑應現(xiàn)混現(xiàn)兌,配好的藥液要立即使用。避免在強光下施藥。
4、水產(chǎn)養(yǎng)殖區(qū)、河塘等水體及附近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施藥后剩余藥液不得隨意傾倒。赤眼蜂等天敵放飛區(qū)禁用。
5、本品對眼睛有刺激性施藥時做好防護。
以上就是關于丙硫菌唑的作用和用途介紹了,丙硫菌唑是新型廣譜低毒三唑硫酮類殺菌劑,具有良好的內(nèi)吸活性以及優(yōu)異的保護、治療和鏟除活性,持效期長,合理使用能使作物明顯增產(chǎn)。
關于丙硫菌唑的作用和用途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若您有購買丙硫菌唑和了解丙硫菌唑價格行情的需求,歡迎點此查看>>>>>>全國優(yōu)質(zhì)丙硫菌唑商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