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羔羊的護理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18192人閱讀
在對羊進行養(yǎng)殖的時候,做好母羊的接產工作以及產后護理的工作,對于維護母羊本身的健康,以及提高所產小羊的成活的概率,促進小羊在生產之后其本身的發(fā)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來說說臨產母羊的接產和護理技術。
一、臨產表現
母羊分娩前身體上的變化主要有乳頭變粗,乳房在分娩前迅速充漲;母羊臨產時,腹部下垂,骨盆韌帶松馳,陰門紅腫并有粘液流出,尾根兩側下陷,表現行動遲緩,頻頻排尿和食欲減退。如果母羊已經臥地并四肢伸直、努責和腋窩下陷,這是分娩的象征。一般初產母羊時間相對稍長一些,經產母羊的羊膜破裂出水后半個小時左右羔羊便可以順利產出。
二、接產方法
在正產的情況下,應讓母羊自己把羔羊順利地產出,以免造成子宮和陰道感染。羔羊產出后,先處理羔羊鼻、口和耳內的黏液,將其掏出并擦拭干凈,以免羔羊誤吞羊水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接產人員擦試羔羊身上黏液的同時,還要讓母羊舔干,這樣既促進了羔羊的血液循環(huán),又及時建立了母子關系。
羔羊生下后臍帶都能自行扯斷,可用5%碘酊在扯斷處進行消毒。如果羔羊不能自行扯斷,則由接產人員進行處理,先將臍帶內的血向羔羊臍部順捋幾次,并在距腹部5~8cm處人工扯斷,為了防止臍帶感染,要進行消毒處理。母羊分娩后1小時左右,胎盤即會自然排出,為了防止被母羊吞食養(yǎng)成惡習,應及時取走胎衣。若產后2小時~3小時母羊胎衣仍未排出,應及時采取措施。
三、難產處理
母羊分娩時,常因為其骨盆窄、陰道過小、胎兒過大或母羊體弱,以及胎兒的胎位不正等原因,造成難產。助產人員要先修剪磨光指甲,再將雙手及手臂消毒,涂上潤滑劑,采取相應的助產措施。對胎位不正的,助產人員要先將露出部分送回產道,將手伸入產道將胎位擺正,將母羊后軀抬高,之后隨著母羊有節(jié)奏的努責,將胎兒拉出產道;遇子宮頸口不開時,可以將胎兒拉出,人為的擴張子宮頸口進行人工助產,切忌用力過猛;如果遇到陰道過小、產道狹窄、胎兒過大而無法將羔羊拉出產道時,則應視具體情況進行剖腹產等。
四、假死羔羊的處理
由于羔羊吸入羊水或由于分娩的時間過長而出現缺氧時, 常會導致羔羊出生后沒有呼吸, 但生長發(fā)育及心跳均正常, 這種現象稱為假死。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當立即使其懸空倒掛,提起羔羊的兩后肢,輕拍擊其胸、背部。如果羔羊是因為受凍而造成假死,應當立即將羔羊移入暖室并進行溫水?。?8℃水)。
五、母羊產后護理
母羊產后的護理重點要放在保暖、安靜、飲食上,防止感冒, 讓母羊保持安靜休息。在產后的最初幾天要給母羊飼喂質量好并且容易消化的飼料,飼喂量不宜過多,3d后即可以轉為正常的飼喂。
以上就是關于臨產母羊的接產和護理技術的介紹了,工作人員要掌握母羊分娩前的征兆,做好臨產母羊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在接產時和產后做好母羊和羔羊的護理工作。
關于臨產母羊的接產和護理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