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種植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16713人閱讀
韭菜白絹病,是韭菜生長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不管苗齡大小,也不論菜田新老,都可以發(fā)生白絹病。發(fā)病輕的,韭菜須根,鱗莖腐爛,田間大片缺苗斷壟;發(fā)病嚴重的,整個植株死亡,甚至會造成絕產,平均減產15%,嚴重的造成減產50%以上,對韭菜的高產栽培有著嚴重阻礙。
1、韭菜白絹病的發(fā)生癥狀
白絹病危害的部位比較多,其中包括韭菜須根、根狀莖,假莖等。其中,根部和根狀莖發(fā)病后,會開始軟腐,使部位失去吸收功能,同時導致地面以上部位發(fā)生變黃和萎蔫,最后慢慢枯死。假莖發(fā)病后,也是會發(fā)生軟腐,外葉先開始枯黃,并慢慢脫落,發(fā)病嚴重的,整個莖稈都會軟腐,倒地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受害部位,都會產生白色菌絲,到了中后期,菌絲會結合在一起形成白色小菌核。同時,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受害植株和周圍的地面上都會看到白色菌絲和菌核。
2、韭菜白絹病的傳播途徑
①病菌特性
韭菜白絹病病菌喜歡高溫高溫的環(huán)境,其中當溫度在30℃左右,高濕度的條件下就可以大量繁殖和產生菌絲來進行侵染危害;濕度越高,越容易發(fā)病,如果降雨減少,溫度降低,那么病菌就會停止發(fā)展;另外,病菌可以寄生的場所比較多,土壤里,病殘體上都可以寄存越冬。
②初次侵染
病菌越冬后,在第二年氣溫慢慢回升后,一旦遇到適宜的濕度,就會開始萌發(fā),產生菌絲。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jù)種植區(qū)新老程度不同,病菌的初侵染源也不一樣。其中,新種植區(qū)主要是種子帶有菌核,而老種植區(qū)的則主要來源于土壤里。產生的菌絲從須根,根狀莖等部位的地面處侵入植株,并以此植株為中心,再向四周擴散蔓延,侵染周圍健康植株。
③再次侵染
產生了第一批受害植株后,如果沒有及時用藥進行防治,同時不注意田間環(huán)境控制,那么隨著濕度增加,濕度越高,發(fā)病越快,病菌又會以絹狀菌絲延伸擴散,以菌核借助雨水,田間灌溉水,施肥等操作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和再侵染,使得田間發(fā)病加重。
3、加重韭菜白絹病發(fā)生因素
(1)與環(huán)境有關
當溫度在30℃左右,隨著濕度增加,濕度越高,越容易產生菌絲,菌絲不斷傳播和擴散,開始大量侵染田間植株,高溫高濕對白絹病的發(fā)生有著重要影響。多雨,陽光不足就容易發(fā)病。而對于大棚栽培來說,菜農為了保溫,沒有及時通風排濕,使得棚內溫度過大,因此也比較容易發(fā)病。
(2)與人為管理有關
除了環(huán)境因素外,白絹病的發(fā)生更多的跟人為管理有關。為了高產,種植密度大,使得田間通風,透光性能都比較差,濕度高,一般發(fā)病也比較重。菜園地勢比較低,容易積水,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偏酸性,一般比較容易發(fā)病。管理粗放,田間雜草叢生,多年連作,也沒有做好清園工作,使得田間病殘體多,病菌數(shù)量大,逐年積累,遇到合適的條件發(fā)病也就越重。有機肥,磷鉀肥施用少,氮肥施用過多,肥力不足,同時植株的抗病能力也比較弱。或者施用沒有徹底腐熟的肥料,肥中帶有病菌,也容易發(fā)病。韭菜種子或者種根沒有經過消毒就直接種植,如果有帶病菌,那么也會導致發(fā)病。菜農沒有及時抓住防治時期,用藥不合理,沒有在早期控制住病情,也會加重病情發(fā)展。
4、防治措施
①播種建園。選用抗病品種,同時選用沒有病菌,包衣的種子,如果是沒有包衣的種子,那么必須要使用拌種劑或者浸種劑進行殺菌處理,減少種子帶菌幾率,降低后期發(fā)病。對于菜園地塊的選擇,注意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不容易積水的地塊,保證后期田間濕度合理,減少發(fā)病。
②合理育苗。在育苗前,首先注意選擇排水方便,性能良好,背風,陽光充足,地勢比較高,比較干燥的地方,保證壯苗培育。同時,苗床的土壤要選用沒有病菌的新*,并在育苗前,還要經過充分晾曬,以殺死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病菌。
③及時清園。不管是播種還是移栽,進行之前都要先清除田間的雜草。韭菜收割后,清除田間的病殘體,并用過深翻,促進病殘體分解,減少菌源。并注意將雜草和病殘體全部帶出田園處理。
④加強管理。根據(jù)實際情況,盡量早一點播種和移栽,但是要注意避開高溫高濕季節(jié)移栽,這是因為如果在此季節(jié)移栽,病菌容易從傷口侵入,條件合適了發(fā)病也比較重。并及時間苗,培土,有條件的可以覆蓋地膜。同時注意合理輪作。對于發(fā)病嚴重的地塊,可以跟玉米進行輪作,根據(jù)實踐我們得出,玉米茬種韭菜,白絹病的發(fā)生相對比較輕一點。
天氣干旱時,及時澆水,盡量不要大水漫灌,容易加重田間濕度,保證植株水分需求。雨季或者大量降雨后,注意及時排水,快速降低田間濕度。多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如果是自家糞肥,一定要保證充分腐熟,避免糞肥帶菌。有條件的,可以采用測*配方施肥,根據(jù)土壤的實際情況,補充需要的肥料,保證韭菜更好生長。對于大棚種植來說,在適當?shù)臅r間內,及時通風排濕,降低大棚濕度,打破病菌適宜發(fā)病的條件。
⑤藥劑防治。日常多檢查,發(fā)現(xiàn)另行植株染病時,及時拔除染病植株,帶出田園深埋,然后還要對病穴進行處理,不能放任不管,可以在周圍撒石灰粉,或者用50%代森銨800倍液灌根,殺滅土壤中的病菌。
發(fā)病初期,病情還不嚴重的時候,及時用藥,控制病情蔓延??梢杂?5%三唑酮1000倍液或15%粉銹寧 1000倍液灌根,每7-10天灌1次,連續(xù)2-3次基本就可以控制住了。同時注意,在采收前7天就要停止用藥。
白絹病病菌可以危害多種蔬菜,病菌寄主范圍非常廣泛,同時,它又是一種土傳病害,因此,菜農一定要注意合理輪作,不要和同科作物進行輪作。注意種子的殺菌處理,同時,在播種,移栽,收割后,都要進行清園,減少土壤帶菌。注意澆水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在施肥時,還要注意施用腐熟徹底的農家肥,多施用有機肥,磷鉀肥,保證韭菜營養(yǎng)全面,更好的生長。在發(fā)病初期,就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不僅要做好農業(yè)防治,也要配合化學用藥,兩者相結合,控制病情發(fā)展,降低損失。
關于韭菜白絹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