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秋季施肥的技術及注意事項
惠農網·農技學堂
5056人閱讀
●節(jié)氣:寒露、霜降
●物候期:秋梢停止生長期、秋季根系生長期、晚熟果實著色及成熟期
●管理內容:果實采收,貯運銷售,秋施基肥,采后噴肥,疏枝截梢,防治病蟲
● 技術操作要求:
(一)果實管理
1.除袋。晚熟紅富士品種套三色紙袋的蘋果宜在采前15~20天前后分次進行除袋,首先選晴好天氣和陰涼時段先摘除外層袋,間隔3~5天后再摘除內層袋。瑞陽品種宜在9月23日后(具體應根據(jù)果實褪綠情況而定)取袋比較適宜,摘袋方法與晚熟富士品種相同。瑞雪品種若選“瑞雪專用袋”(綠色袋或白色袋)宜在10月20日前后取袋,10月2日3-25日左右采收;若選“普通三色紙袋”生產脫袋上色果時,宜在10月初取外袋,10月23日-25日左右連內袋采收(此類果建議直接銷售)。
2. 鋪反光膜、摘葉、轉果及“貼字”。根據(jù)天氣條件和果實采收要求,套袋蘋果宜在外層袋摘除后全園及早鋪反光膜(全園鋪膜比只鋪一部分膜,色度、亮度都好),并配合進行摘葉、轉果及“貼字”處理,相應操作與9月份的管理技術要點相同。
3. 及時補鈣。果實采前20~30天和內層袋解除后第2天,樹上分別噴施鈣肥,生產中宜選糖醇鈣、氨基酸鈣等優(yōu)質鈣肥。晚熟蘋果在內層袋解除后,補鈣時加噴EM菌劑或稀*微肥等,增強果面光亮度的效果更好。配方既可選糖醇鈣1000倍液+高脂膜500~800倍液+EM菌劑250倍,也可選可糖醇鈣1000倍液+ EM菌劑250倍+石蠟乳劑300倍液或稀*微肥800~1000ppm。
4. 無損采收。對晚熟蘋果品種,自10月中旬起就應根據(jù)果實成熟度及果品用途,選晴好天氣或無“露”時段適時分批采收。采后果實要做好整理挑選、田間分級、套網包裝、預冷散熱(冷庫貯藏果實采后預冷24小時)等產地商品化處理工作。
(二)貯運銷售
產地商品化處理后的果實,要盡早入庫或適時外銷。貯藏保鮮時要做到合理堆碼、留足空隙,并維持穩(wěn)定的低溫、較高的濕度和靈活適時的氣流環(huán)繞(含果庫通風)等貯果條件。入庫冷藏果實采后預冷24小時及時入庫。
(三)秋施基肥
1. 技術要求。①施肥時間要“早”。施肥自9月上旬至蘋果樹落葉前均可進行,但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最佳(力爭在“霜降”前完成,最遲也應在11月上旬全面完成)。②肥料品種要“全”。種類要多,養(yǎng)分要全,應以有機肥為主,配合生物菌劑和高氮中磷低鉀固體復合肥,補充適量的硼肥和鋅肥。③肥料用量要“足”。養(yǎng)分供應要充足,基肥總量宜占到全年施肥量的70%,其中有機肥料應占到基肥總量的70%(要求施入全年的所有有機肥、一半的氮肥、三分之一的磷鉀肥、90%的菌劑和中微量元素硼鋅肥)。建議畝產果2000公斤的果園,每株施優(yōu)質農家肥30~50公斤或優(yōu)質生物肥10公斤或餅肥3~5公斤或腐殖酸2~3公斤或黃腐酸2~3公斤,施固體微生物菌肥1~2公斤或液體微生物菌肥0.2~0.3公斤,施硼肥20~30克、鋅肥40~60克;同時每株須配施高氮中磷低鉀復合肥1~1.5公斤(腐爛病發(fā)病重的旱地果園可選氮磷鉀平衡型復合肥)。④施肥部位要“深”。為誘導根系密生深扎,在樹冠投影下“內外”各20~30厘米適施部位,采用溝(穴)施時入*要深(喬化園的深度為30~40厘米、矮化園的深度為25~30厘米)。⑤肥與*混合要“勻”。按照有機肥和*1:1的比例混后攪拌均勻(目的在于防止根系20厘米以下的根系產生肥害),做到肥*相融。
2. 施肥方法。喬化園為溝施(溝深40厘米、溝寬30厘米,若采用放射溝施溝長為50~100厘米)或穴施(穴徑和穴深均30~40厘米,每株樹4~6穴;穴的有效期為3年),施時肥與*應混勻,并在每年應交換錯位進行。矮化園為壟面撒施或在樹冠外緣(即壟面膜側)開挖25~30厘米的條狀溝,施后覆*。
3. 幾點要求。①有機肥施前須充分腐熟(必經發(fā)酵腐熟及無害化處理,禁忌施用的鮮物)。②生物菌肥(一般只選1種)可與有機肥混合,禁與化肥混合,有機肥和化肥應分別與土壤混合或采取分層施入。③基肥在施前或施后1~2周,再配合進行澆水。④秋施基肥的模式也可參照9月份的管理技術要點。
(四)采后噴肥
1. 果實采收后全樹噴補葉面肥3~4次(幼樹2~3次,大樹3~4次),第1次應在果實采后及早進行,宜噴1.0%尿素+0.3%硼酸;第1次噴施后7~10天,全樹再噴1次2.0%尿素+0.3%磷酸二氫鉀;第2次噴施后7~10天,全樹繼續(xù)噴1次3.0%尿素+0.3%硼酸;第3次噴施后7~10天,全樹也可再噴1次4.0%尿素(也可對全樹葉面噴施800~1000倍的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幼樹為2~3次、盛果期樹為3~4次,每次間隔期7~10天)。
2. 對水肥一體化管理的矮化園,10月中旬滴灌補施速效磷、鉀肥。
(五)疏枝截梢
1.疏枝。①摘袋前,可疏去樹體內的一些密生枝(鑒于今年早期落葉樹較多,疏枝量不宜過多)和外圍多頭枝。②果實采收后,及早疏除嚴重影響內膛光照的大枝1~2個。
2.截梢。截去長發(fā)育枝上的部分秋梢,并及早摘除病葉、病枝,促進枝條充實。
(六)防治病蟲
1. 防大青葉蟬(大綠浮塵子)。①9月底前,應收獲幼園中全部行間作物,以切斷大青葉蟬向果樹轉移的橋梁。②9月下旬,對幼園的地面及周邊雜草(含“油豆輪茬”行間種植的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等)噴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③10月上、中旬成蟲產卵前,對1~3年的幼園選噴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等。
2. 防紅點、黑點病。果實摘袋后,天氣潮濕或遇陰雨天,應及早噴施咪鮮胺、農抗120、撲菌靈等懸浮劑或水劑。
3. 所有蘋果品種采收前20天內禁用殺蟲劑,殺菌劑僅限于在采前20天前后使用殘效期短、安全、不刺激果面的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