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怎么栽培?沃柑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7523人閱讀
柑橘果實的采收,既是當年柑橘生產(chǎn)周期的結束,又是運輸貯藏、加工和銷售的開始。采收后要進行清園工作,主要目的是減少果園中病蟲害越冬場所,降低病蟲基數(shù),減輕來年病蟲害的發(fā)生,針對不同情況下的柑橘果園,清園方案也不同。
一、清潔果園、殺滅病蟲
1.采摘后恢復樹勢
一般橘園在采收后,不能馬上進行修剪,根據(jù)柑橘品種、樹齡大小、栽培管理、氣候條件、病蟲發(fā)生等情況選用對口的藥劑,在適宜的天氣進行噴施,均勻噴透,防止剪口感染病菌,結合葉面肥迅速補充營養(yǎng)、恢復樹勢。
2.整形修剪清潔果園
在第一次噴藥后,氣溫下降至春芽前,對柑橘樹進行冬季修剪。
修剪:剪除病蟲枝葉,疏除介殼蟲、枝天牛、潰瘍病和煤煙病的病葉、枯枝和殘果;除凈果園周圍雜草并把病蟲枝一同帶出園外燒毀。修剪傷口及時涂抹油脂,封閉傷口,保護傷口愈合。
清潔:全面鏟除雜草及附近寄生植物,徹底清除地衣、苔蘚、枯樁和爛果等;挖除黃龍病病株,挖除天牛、樹脂病等危害的死樹或樹干;摘除樹上越冬蝶蛾蛹及介類。
整形:采用大枝修剪技術,據(jù)除直立性大枝,“開天窗”降低樹冠高度;疏刪過密交叉大枝,用繩索拉開直立枝,使樹冠開張。
3.剪后噴藥殺滅病蟲
冬季的環(huán)境條件不利于病蟲生存,病蟲活動性較弱,分布相對集中,便于防治。此時再對柑橘樹施用一次藥劑,可徹底的殺死越冬的病蟲害,保證來年高產(chǎn)。
根據(jù)幾種不同情況的果園,選擇對應的清園植保方案:
1.潰瘍病發(fā)生偏重的果園
防治建議:
先剪后噴,結合其他病蟲防治,著重防治潰瘍病。如果潰瘍病病株率大于30%的果園,建議整園銷毀,改種其他果樹;病株率在30%以下的果園先剪除病枝、病葉、病斑多的大枝也應剪除,帶出園外集中燒毀。
藥劑選擇:
可用噻唑鋅+代森錳鋅或咪鮮胺+毒死蜱+葉面肥;單用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淋洗式均勻噴透,噴遍枝干和葉片,間隔20~30天再噴一次。
2.砂皮病、黃斑病發(fā)生偏重的果園
防治建議:
對越冬能力強的病菌,第一次用藥,選擇對病菌效果明顯的殺菌劑進行殺滅,減少病菌基數(shù)。
藥劑選擇:
可用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代森錳鋅+毒死蜱+乙螨唑+葉面肥;單用石硫合劑,淋洗式均勻噴透,噴遍枝干和葉片。先噴后剪,待修剪后再噴一次藥劑,輪換使用。
3.青苔、煤煙病嚴重的果園
防治建議:
對青苔、煤煙病發(fā)生嚴重的果園,在柑橘樹無果狀態(tài),宜添加對病菌鏟除性、氧化性強的殺菌劑。
藥劑選擇:
可用乙蒜素+菊酯類+炔螨特+葉面肥,淋洗式均勻噴透,噴遍枝干和葉片。先噴后剪,待修剪后再噴一次。
4.紅蜘蛛、銹壁虱發(fā)生嚴重的果園
防治建議:
需要徹底消滅螨蟲及卵塊,減少越冬蟲口基數(shù),冬季低溫,宜選擇殺成蟲兼殺卵、耐低溫的殺螨劑。
藥劑選擇:
可用炔螨特+毒死蜱+代森錳鋅+葉面肥;或礦物油+毒死蜱+咪鮮胺+葉面肥,淋洗式均勻噴透,噴遍枝干和葉片。先噴后剪,待修剪后再噴一次。
二、改*培土
秋冬培土,有抗旱保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恢復樹勢的作用。同時,還有提高抗病蟲能力、除蟲、滅草和防寒等功效。培土需在秋冬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以干的火燒*、塘泥、河泥等沃*為主,培在樹盤周圍,厚度2~4厘米。
三、全園深翻
冬季深翻既可以通過斷根促進柑橘樹花芽分化、促發(fā)新根,也可以殺滅土壤中越冬的花蕾蛆、象甲、金龜子、大小實蠅等的部分幼蟲和蛹。耕翻改變其越冬環(huán)境,或使其暴露與地表,易被鳥類啄食。每年冬季清園后,進行一次深翻,在樹冠外圍深翻20~30厘米,切斷少量老根,促發(fā)新根,疏松熟化土壤。
四、保溫防凍
霜凍前樹干纏草,樹盤培土,主干刷白,預防凍害及樹脂病等病害發(fā)生。樹干刷白的配置方法:用生石灰15-20公斤,食鹽0.25公斤,石硫合劑渣液1公斤加水50公斤,進行配置。
柑橘清園期用綠色伴侶650倍液與化學農(nóng)藥混配使用,可提高對螨類、 蚧類、蚜蟲、木虱等病蟲原的鏟除作用。
關于柑橘采后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