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雞技巧:烏雞產蛋期間飼養(yǎng)管理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5419人閱讀
雛雞的飼養(yǎng)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它抵抗能力差,而且消化能力也不好,很容易得各種疾病。其中消化不良在雛雞的養(yǎng)殖過程中十分常見,常見原因是嗉囊積食,又叫硬嗉病。簡單來說,就是雞嗉囊內食物堆積過多滯銷了最后食物不能到達腺胃消化,嚴重的可能導致雞死亡。那么雛雞出現(xiàn)硬嗉病該怎么防治好?一起來了解下吧。
雛雞硬嗉病的發(fā)病原因
雞釆食粗硬或易膨脹的飼料或其他異物后,這些物質不能往下蠕動,積滯于嗉囊內,脹大發(fā)硬而引起本病。
雛雞硬嗉病的主要癥狀
雛雞表現(xiàn)為神態(tài)不振,體弱無力狀,少食或廢食,不愿意走動,孤僻不合群;嗉囊變大,觸摸堅硬,內有硬物感,這些食物長時間不消化,有時候還會從雞嘴里發(fā)出腐臭的氣體。病情嚴重時,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tǒng),能使消化管道處于癱瘓狀態(tài),最后導致雛雞死亡。
雞硬嗉病的防治方法
1、預防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投喂塊狀食物前一定要切碎,玉米、稻谷等食物不能一次喂得過多,而且盡量不讓雞采食玻璃、碎布、毛發(fā)等異物。另外,投料時做到定時、定量,并保證充足的飲水,還要及時清除舍內及運動場上的異物。
2、治療
病情較輕者,食醋1ml-2ml或38%冰醋酸0.1ml灌服一次,嗉囊積壓很多,灌服鹽0.1克-0.2克。
病情較重者,萬不得就要使用手術療法。嗉囊部位毛拔掉后,手術前用碘酒消毒,然后沿嗉囊內側面切開皮膚,切口為2厘米-3厘米。隨后縱切嗉囊(勿切斷血管)用鑷子夾出內容物,以0.1%高錳酸鉀溶液洗滌后,用絲線做接連縫合,皮膚作結節(jié)縫合,創(chuàng)口撒消炎粉。術后禁水禁食12小時,5天-7天拆線,一周左右可愈。
總的來說,雞硬嗉病主要發(fā)病群體就是小雞,治療原則是以排除嗉囊內阻塞物為主,輔以適當?shù)淖o理。當然更關鍵的是在于平時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到科學投喂,這樣就能有效減少該病的發(fā)生幾率。
關于雛雞硬嗉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