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腫頭腫臉是什么病?怎么治療?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1316人閱讀
春季很多人都會進行家庭育雛雞,為了提高效益,那么養(yǎng)殖戶要想方設法提高雞苗的孵化率,但是家庭育雛怎么做可以提高孵化率?下面給介紹育雛的幾個要點。
1、種蛋選擇
用于育雛的種蛋應選用本地抗病力強,體魄健壯,成雞體重適中,產(chǎn)蛋率高的優(yōu)良品種下的蛋。入孵的種蛋要新鮮,以不超過七天為宜,蛋的大小要適中,不選過大或過小的蛋。而且蛋形要好,過長、過圓、沙皮、殼過薄、畸形均不可選用。與此同時,蛋殼表面要清潔,無破損。
2、育雛季節(jié)
蛋用雞以春季育雛最佳,最遲不要超過6月末。春季氣溫適當,陽光充足,氣候干燥,小雞成長起來后正值夏季便于發(fā)育。3~5月出殼的小雞,當年10月份即可開始產(chǎn)蛋。如大批量購置小雞,還要結合飼料,銷蛋季節(jié)綜合考慮進雛時間。
3、消毒管理
在入孵前7天,孵化室孵化器要清理消毒。屋頂及地面各個角落要清掃感覺,另外機器要刷洗干凈,可以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按房間及機器的每立方米用量7克的高錳酸鉀,福爾馬林溶液14毫升。先把高錳酸鉀放在瓷盆中,再倒入福爾馬林液,然后關閉門窗。一般熏蒸30—40分鐘后打開門窗。
4、檢查機器
在開始孵化前,應全面檢查孵化器,看風扇轉(zhuǎn)動和翻蛋裝置是否正常,各部分的配件是否完整,電熱絲是否發(fā)熱,紅綠指示燈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修理好,然后進行定溫和調(diào)濕度,一切正常即可上蛋進行孵化。
5、孵化要點
把放在空調(diào)蛋庫的種蛋移至22℃~25℃的室內(nèi)預熱6~8小時,等到蛋表溫度達到室內(nèi)溫度時,可以碼盤入孵。溫度對雞胚胎發(fā)育非常重要,孵化時溫度控制要平穩(wěn),防止忽高忽低。雞苗孵化期為21天:1~6天孵化溫度38.5℃,7~14天為38℃,15~18天為37.8℃,19~21天為37.4℃左右。
控制好濕度,在初期可使胚胎受熱均勻,在中后期有利于散熱和啄殼出雛。一般情況下,相對濕度:1~7天為60%~70%,8~16天為50%~55%,17天以后為65%~70%。雞胚胎發(fā)育需要跟外界的空氣氣體進行交換,特別是孵化后期,胚胎將會用肺呼吸,需氧量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此時要加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以上就是關于家庭育雛的介紹了,一般現(xiàn)在家庭育雛基本是用孵化器進行操作,可以有效保證孵化成功率,但是想要更大程度的孵化成功,那么以上這些要點事項一定要注意。
關于家庭育雛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