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育苗的技術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345人閱讀
反季節(jié)種植萵筍,具有生長期短、病害輕、品質好等優(yōu)點。而且,反季節(jié)萵筍還能趕在晚秋或初冬時搶早上市,市場競爭壓力小,能獲得較高的種植效益。目前,不少地區(qū)萵筍的反季節(jié)種植的也比較多,現(xiàn)將其種植技術要點簡要分享給大家。
1、品種選擇
在品種選擇上必須選用前期耐熱、適應性強,對高溫、日照反應遲鈍,質量上乘,抗病性強的品種。比如特耐熱二白皮、白尖葉、雙尖、苦馬葉等。
2、種子處理
播種前必須進行低溫處理。將種子浸在涼水中4-6h后,用紗布包好,甩干水分放入恒溫箱,保持15-18℃進行催芽;每天用涼水澆種子1-2次,3-4d當種子有60%左右露白時即可播種。
3、培育壯苗
于夏末初秋時節(jié)播種育苗,每畝大田需配置苗床15-20平方米。澆足底水,水滲下后撒播種子,播后蓋一薄層細*,上面覆蓋麥秸或稻草,也可以用遮陽網(wǎng)浮面覆蓋,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
4、定植管理
幼苗4-5片真葉時為定植適期,由于定植期是高溫季節(jié),可選陰天或午后3時氣溫下降后進行定植。選擇無病蟲危害的健壯苗定植,大小苗分開栽,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后及時澆施5%-10%人畜糞水,促進緩苗。
5、水肥管理
定植后澆透水,蓋上遮陽網(wǎng),3-4d后再澆1次水,應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定植成活后追施催苗肥每667㎡施稀薄人糞尿1500kg,進入蓮座期,嫩莖開始膨大時,還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應及時追施重肥。萵筍不耐濃厚肥,應“薄肥勤施”且施在株與株之間,不能施在基部。
6、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和菌核病。在發(fā)病初期,用72.2%霜霉威1000倍液或70%安泰生600倍液噴藥防治霜霉病,連噴3-4次;萵蟲害發(fā)生較少,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和菜青蟲,以及美國斑潛蠅。蚜蟲可用蟲螨立克進行防治;白粉虱、菜青蟲、斑潛蠅可用比丹等藥劑防治。
總的來說,反季節(jié)種植萵筍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才行,管理得當?shù)脑挘?0月上中旬至11月中旬即可采收上市。產(chǎn)量大、品質好、效益高,因而備受種植戶們青睞。
關于萵筍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