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剪毛病病發(fā)原因及防治措施
惠農網·農技學堂
5450人閱讀
定期藥浴是羊飼養(yǎng)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預防和治療羊體外寄生蟲病(疥癬、虱子、蜱)的主要方法之一。藥浴根據養(yǎng)羊規(guī)模和藥液利用的方式,可分為池浴、淋浴、盆浴、噴浴等,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最后在第一次藥浴后8~10天再進行一次,效果更好。
一、藥浴方法
1.池浴
藥浴時飼養(yǎng)人員和獸醫(yī)用帶叉木棒在藥浴池兩旁控制羊群緩慢行走,并使其頭部抬起不要浸入藥液內,但當羊接近出口處時,要將羊頭部壓入藥液內1~2次,以防治頭部寄生蟲病。羊群在藥浴池內的時間為2~3分鐘,在滴流藥液臺停留5分鐘后放出。
2.淋浴
淋浴時,把羊群趕入淋浴場,開動水泵噴淋。每只羊噴淋2~3分鐘,用藥液2.4公斤,全部羊只都淋透全身后關閉水泵。將淋過的羊趕入濾液欄中,經8~10分鐘后放出。
3.盆浴
藥浴時,最好由兩人操作,一人抓住羊的兩前肢,另一人抓住羊的兩后肢,讓羊腹部向上,除頭部外,將羊體在藥液中浸泡2~3分鐘,然后,將頭部急速浸2~3次,每次1~2秒即可。
二、注意事項
1.藥浴時間應選擇晴朗無風之日的上午。
2.藥浴前對羊進行檢查,病羊、身上有傷及妊娠2個月以上的羊不能藥浴。
3.藥浴前8小時應停止放牧和飼喂,入浴前2~3小時讓羊飲足水,以防羊口渴誤飲藥液。
4.為防止羊中毒,大群羊藥浴時,先用體質較差的2~3只羊進行試浴,確定藥液安全后,再按計劃組織藥浴。
5.公羊、母羊和大羔羊要分別入浴,以免相互碰撞而發(fā)生意外。工作人員應隨時撈除池內糞便污物,保持藥液清潔。
6.羊只藥浴后,應在滴流臺上停留10~15分鐘,使羊身上多余藥液從滴臺上流回藥浴池,以節(jié)省藥液。而后把羊趕入棚舍或蔽蔭之處休息,嚴防日光直射引起中毒及冷風吹襲感冒。
7.浴后要注意觀察,羔羊因毛較長,藥液在毛叢中存留時間長,藥浴后2~3天仍可發(fā)生中毒現象,發(fā)現中毒要立即搶救。
8.哺乳母羊在藥浴后2小時內不得母仔合群,防止羔羊哺乳時中毒。
9.工作人員應帶口罩和乳膠手套,做好自身防護,防止中毒。
10.藥浴結束后,藥液不能隨意傾倒,應清出深埋,以防動物誤食中毒。
11.藥浴當晚,應安排人員值班觀察羊群,一旦個別羊出現中毒癥狀,立即救治。
來源:農業(yè)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