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怎么治?葡萄炭疽病發(fā)病癥狀及防治方案
惠農網·農技學堂
13503人閱讀
夏黑葡萄是葡萄的一個品種,近年來,夏黑葡萄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因為其成熟早,不易落果受到很多種植戶們的青睞。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害也愈加嚴重,對夏黑葡萄的生產造成較大影響。那么夏黑葡萄常見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葡萄日灼病
1、病因及發(fā)病規(guī)律
日灼病主要發(fā)生在葡萄果穗肩部和果穗向陽面。果實受害后,向陽面形成水漬狀燙傷的淡褐色斑,后形成褐色干疤,微凹陷,受害處易遭受其他病害(如炭疽病)的侵染。夏黑葡萄皮厚但粒大,日灼病發(fā)生較重。
2、防控措施
(1)夏剪時搞好疏花疏果,合理負載,果穗附近適當多留些葉片,及時轉動果穗于遮陰處。在無果穗部位適當去掉一些葉片,適時摘心,減少幼葉數量,避免葉片過多,與果實爭奪水分。
(2)盡早套袋,但要注意果袋的透氣性,對透氣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一角,促進透氣。在氣候干旱、光照強烈的地區(qū),應改籬架栽培為棚架栽培,增強遮陰性。
(3)在葡萄行間種草或進行秸稈覆蓋,以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接照射而引起地表溫度的過度升高。
(4)加強肥水管理,連續(xù)陰雨天突然轉晴后,受日光直射的干燥地塊應及時灌水,尤其要注意對處于快速膨大期的果實加強管理,灌水要選擇在地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進行,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
(5)深翻土壤,結合施用有機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氮、磷、鉀肥要合理搭配使用,避免過多使用速效氮肥,特別要重視鉀肥的施用。如已發(fā)生日灼病,應盡早將受害葡萄剔除,防止病菌侵染引起大面積減產。
二、葡萄氣灼病
1、病因及發(fā)病規(guī)律
氣灼是由于“生理性水分失調”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一般情況下,連續(xù)陰雨或澆水,天氣突然轉晴出現的高溫、悶熱容易導致氣灼病發(fā)生。氣灼病一般發(fā)生在幼果期,尤其在幼果膨大中后期較重,硬核期后不再發(fā)病。高溫多雨、樹勢徒長、葉果比例小發(fā)病重。發(fā)病部位與陽光直射無關。最初表現為失水、凹陷、淺褐色小斑點,后迅速擴大為大面積病斑。
2、防控措施
(1)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增強樹勢,適時灌水。
(2)實時觀測氣象,避免高溫前灌水,雨后及時排水。對于要套袋的果園,盡量推遲套袋時間,在套袋之前充分灌溉1次,透氣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一角,促進透氣。
(3)高溫季節(jié)可采用果園行間生草,減少地面熱量的吸收,降低地面的蒸發(fā),降低果實周圍微環(huán)境的溫度,保證棚架面通風透光。
三、葡萄缺氮癥
1、病因及發(fā)病規(guī)律
葡萄缺氮時首先導致新梢上部分葉片變黃,新生葉片變薄、變小,老葉黃綠帶橙色或變紅紫色;新梢節(jié)間變短,花序纖細,花器發(fā)育不良,落花落果嚴重,生長結果早,氮素嚴重不足時,新梢下部的葉片變黃,甚至提早落葉。
2、防控措施
(1)葉片噴氮。葉片噴肥肥效揮發(fā)較快,能迅速彌補氮素的不足,常用肥料有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等。
(2)全園均衡施用氮肥。葉面噴施氮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在秋施基肥的基礎上春季追施速效氮肥,有利于花芽繼續(xù)分化和提高坐果率。
(3)花期至果實成熟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采收后及時追施氮肥,增強后期葉片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樹體養(yǎng)分積累和花芽分化,生產上應予重視。
四、落花落果癥
1、病因及發(fā)病規(guī)律
花蕾由于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不能受精或花蕾生長發(fā)育缺乏營養(yǎng),造成營養(yǎng)失調,或花期干旱、陰雨、大風等都能造成受精不良而引起脫落。使用氮肥過多、花期澆水造成新梢徒長,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競爭水分,使花穗發(fā)育不良,也會造成落花落果。
2、防控措施
(1)新梢摘心,去副梢,掐穗尖。可在花前1周至初花期在花序上留4~6片葉摘心,并將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摘除,花序以上副梢留1片葉摘心,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提高坐果率。
(2)花期控水,花前1周至謝花后1周內要控制水分,如天氣干旱或施花前肥需要澆水,應在花前7~10天,避免造成新梢徒長而影響坐果。
(3)果園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花前3天至初花期噴0.33%硼砂,促進授粉受精,以提高坐果率。
以上就是夏黑葡萄常見病害及防控措施,以上幾種病害都屬于夏黑葡萄的生理性病害,對夏黑葡萄的產量及品質造成較大影響,降低了種植戶們的經濟收益。種植戶們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及時避免病害的侵襲,降低不必要的損失。
關于夏黑葡萄常見病害及防控措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夏黑葡萄種植技術及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