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苗什么時候吃草?草魚喂草要注意什么?
惠農網·農技學堂
39230人閱讀
對于水產養(yǎng)殖戶來說,經常會遇到各種魚病,而怎么用藥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點,如果用錯或者用的量不對就可能會導致大量水產死亡,那么魚病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看季節(jié)
4~9月是魚病流行季節(jié),要切實抓好防病治病工作,提高成活率。一般每月用藥預防一次。
二看時間
晴天應在上午9:00~10:00或下午16:00~18:00用藥,避開中午陽光直射時用藥。而陰天宜在中午12:00~13:00時用藥。
三看病因
準確分析和診斷病因,對癥用藥,切忌隨意用藥,導致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和水體污染。
四看病情
病情較輕或預防用藥,用劑量的下限。病情較重,失去攝食能力的,不宜用口服方法。幾種魚病并發(fā)時,應先對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病用藥。
五看魚類
青、鯉、鯽魚棲息在水底層,選用沉性藥餌定點投喂。
草、鳊魚是草食性魚類,應將藥物粘在草料上投喂,可避免其他吃食魚爭藥餌。
鰱鳙魚屬濾食性魚類,宜配成稀面糊藥漿,少量多次潑灑在水面上。
六看水質
池水濃,有機物多或水溫低或pH值高的,藥物毒性就會小一些,安全濃度會大一些,用藥量可加大到劑量的上限。反之,則需注意用藥,宜用下限劑量。
七看藥物
對藥物性能要了解,質量要保證,不用過期、失效的魚藥。過期、失效的魚藥有效成份多已分解,而有毒物質明顯增加,往往造成魚類中毒死亡。
八看用量
嚴格掌握藥物用量,用量過小,不能消滅病原體,不起作用;用量過大,可能致使魚類中毒死亡。
潑灑類藥,常用㎎/L表示或ppm表示,比如1㎎/L或1ppm即1立方水體用藥1克。內服類藥,常用魚體重或投喂飼料重量來計算。
九看用法
混水潑灑給藥,要先將藥溶解于少量水中,使其均勻溶解后不斷加入池水稀釋;潑灑應從上風處逐步向下風處進行。
潑灑藥物不能同時投喂餌料,最好先喂食,以免影響魚類攝食。
浮頭或浮頭剛結束,不應全池潑灑用藥。
混餌內服給藥,先取等量藥物和餌料進行等比量混合,再用混合的量取同量餌料作混合,如此多次,直至全部餌料混合完,達藥量均勻分布。
中上層魚類選用米糠、麩皮等浮性餌料拌藥。
中下層魚類可用菜餅粉、豆餅粉拌藥。
十看藥效
用藥后24小時內,要隨時注意魚群動態(tài),發(fā)現異常,應立即加注新水搶救。如在4~6天內死魚數量仍保持或增加,則說明無療效,要分析原因,繼續(xù)治療。
關于魚病用藥要“十看”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