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注意防范棚室蔬菜的高溫障礙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617人閱讀
過去幾天,南方的強降雨可以說是“霸氣十足”,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多地出現(xiàn)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這是今年以來南方最持久強降雨,那么降雨過后,農(nóng)作物如何防澇減災呢?
一、水稻
1、及時排水洗苗
受淹較長的田塊,陰雨天氣可一次性排干水,如遇烈日高溫天氣宜逐步排水,先讓稻株上部露出水面,夜間脫水調(diào)氣,日灌夜露。注意清除飄浮雜物,并用手逐株把倒伏稻株扶起,避免斷根傷葉,然后噴洗稻株上的泥沙等雜物,使其較快恢復生長。稻田積水退后應開溝排水,使浮泥逐漸沉實,促進新根生長。
2、適施穗粒肥
對沒有抽穗揚花的田塊,出現(xiàn)青黃色的田塊和三類禾苗,要及時追施壯粒肥,一般畝施尿素2~2.5公斤,氯化鉀2.5~3公斤。對已抽穗揚花的田塊根外追肥,一般每畝用0.5%~1%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氫鉀液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對于禾苗生長茂盛、長相濃綠的高產(chǎn)田塊不應施肥,否則易感病蟲,易倒伏。
3、加強病蟲防治
水稻受淹后,極易引發(fā)細菌性基腐病,可用72%的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對于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也應特別注意防治。一要加大宣傳“兩遷”害蟲發(fā)生情況、防治適期、主要技術(shù)和防治進展,推動群防群治。二是加強檢查,對漏防、未防和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田塊,及時組織二次補防。三是科學推薦使用防治用藥品種或配方,確保防治效果,防止農(nóng)藥生產(chǎn)性中毒。
二、玉米
1、及時搶收春玉米
對已成熟的玉米搶晴盡快收獲,做到成熟一苞收獲一苞,并及時掛藏晾干和脫粒歸倉,減少損失。
2、加強田間管理
及時開溝排澇,對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要及時開溝排澇,避免淹水時間超過半天。及時補施氮肥,玉米生長后期淹水時間不應超過1天,受澇后應注意補施氮肥,促進恢復生長。及時扶直培土,對受災倒伏的玉米要及時扶直并中耕培土,降低產(chǎn)量損失。注意預防玉米螟、大小葉斑病、紋枯病、銹病等病蟲害。
三、蔬菜
1、抓緊時機采收上市
對已受災但尚能采收的葉菜類、茄果類、瓜類等蔬菜,抓緊時機采收上市,減少損失。受洪澇災害嚴重的菜田,應抓緊時機翻犁,改種耐熱、抗性強的速生類蔬菜。
2、加強蔬菜田間管理
及時清洗掉蔬菜葉片上的污泥,摘除殘枝爛葉,扶正植株,及時增施速效肥和磷、鉀肥,促進植株盡快恢復正常生長。加強災后蔬菜田間管理,重點搞好田間排水,及時除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
3、做好搶播搶種工作
選擇抗性強、耐熱耐濕的蔬菜品種并利用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反光薄膜、稻草桔稈覆蓋等“三避”技術(shù)提前育苗,及早種上蔬菜供應市場。
四、紅薯
及時排除地面積水,控制地上莖葉旺長。提蔓斷根,不能翻蔓。提蔓可以控制莖葉徒長,晾曬壟*,改善土壤通透性。但不能翻蔓,以免損傷莖葉,攪亂葉片均勻分布,影響葉片的光合效能,造成減產(chǎn)。對于徒長紅薯田,每畝用15%多效唑50~70克兌水50公斤噴施,一般噴施2~3次。紅薯生長中期注意追施鉀肥如硫酸鉀、草木灰等,促進薯塊迅速膨大。硫酸鉀每畝施用10公斤,草木灰每畝施用100~150公斤。加強災后管理和病蟲防控,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施藥。
五、食用菌
開好田間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保持棚內(nèi)空氣暢通,對遭受雨淋、浸泡的菌棒,要處理沉積在袋內(nèi)的污水,降低菌棒含水量,讓菌絲恢復健壯。做好菌棒管理。對已壓斷的菌棒要及時對接,可在菌棒中間插一根竹簽兩頭對接,及時擺放到筒架上,同時要及時清理被壓碎及被雜菌感染的菌棒,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菇場周圍的雜草、雜物等污染源。菇棚四周可用石灰、漂白粉等進行消毒殺蟲。災后菇蚊、菇蠅將大量發(fā)生,可用食用菌專用殺蟲燈誘殺。
以上就是農(nóng)作物防澇減災的措施,2日開始,南方大部地區(qū)進入長達一周的“雨天超長待機”。多地迎來今年以來時間最長、范圍最廣、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過程,這對農(nóng)作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農(nóng)戶們一定要做好農(nóng)作物防澇減災措施。
關于今年以來南方最持久強降雨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