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常見病蟲害癥狀及防治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23721人閱讀
鯉魚是一種很普遍的水產魚類,因為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現在養(yǎng)殖的農民朋友也非常多,而且鯉魚肉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備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在養(yǎng)殖鯉魚的過程中,有哪些常見病蟲害?怎么防治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1、爛鰓病
該病是因為柱狀黃桿菌引發(fā)的魚體、鰓部腐爛的病癥,尤其在夏、秋兩季多發(fā),隨水溫升高,飼養(yǎng)密度越大,水質量差,都會加重病情。發(fā)生病害后,病魚鰓蓄積淤泥及黏液,嚴重時魚鰓出現腐爛,魚體會出現腐爛。病魚在行為上表現為離群獨處,游動緩慢,魚體顏色發(fā)黑尤其以頭部明顯。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池塘;并在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每天用漂白粉對水體進行消毒。
2、水腫病
由鯉春病毒和點狀產氣單胞菌雙重感染而引起,而且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類,急性型發(fā)病后,魚身體顏色發(fā)黑,呼吸緩慢,游動遲緩,有時側游,魚體兩側和腹部由于充血發(fā)炎,還會出現大小不同的浮腫斑塊,全身豎鱗,鰓體蒼白,全身浮腫。后期尾鰭僵化,失去游動能力后死亡。慢性型表現為表皮局部發(fā)炎出血,糜爛,脫鱗,肌肉壞死,局部豎鱗,鰭充血,水質環(huán)境差會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養(yǎng)殖魚要避免魚體受傷,受傷魚要與健康魚分開飼養(yǎng),對產卵池進行清污,并進行消毒。對受傷魚的魚體進行浸泡清洗,用高錳酸鉀對傷口進行擦拭消毒,避免細菌感染。用*霉素對患病鯉魚進行注射,并定期檢查水質,進行清潔工作。
3、腸炎癥
該病是由腸型嗜水氣單胞細菌引起的,死亡率極高,該病發(fā)生后,病魚呆滯,食欲下降甚至廢絕,魚體發(fā)黑,病魚腹部膨大表面可見紅斑,肛門逐漸外突,出現紅腫,按壓腹部會有膿血物質溢出,切開病魚腹部可見腹腔內很多積液,腸壁血管充血、出血,腸腔內有黃色黏液,后期會直接死亡。
防治方法:清潔魚塘,定期更換新水,保持水體呈弱堿性,夏季要避免水溫過高;定期使用生石灰對水體進行消毒,夏季應相應增加消毒頻率。
以上就是關于鯉魚常見病蟲害防治的全部介紹,如果農民朋友想要養(yǎng)殖出高產的鯉魚,一定要掌握科學的鯉魚病蟲害防治技術,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點評。
關于鯉魚常見病蟲害防治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