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種植需要間苗嗎?哪些情況要做間苗措施?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304人閱讀
土豆是我們常見的經(jīng)濟作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具有“地下蘋果”之稱。近年來,土豆的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大,其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很多農(nóng)戶都拿未催芽的土豆進行播種,導致土豆產(chǎn)量并不高,那么種植土豆,該如何催芽?土豆催芽有什么好處?
一、土豆如何催芽?
土豆在室內或溫室大棚內,溫度最好保持在在18℃-20℃。在空地處,鋪一層10厘米左右厚的濕潤沙*或疏松細*,將切好的種薯放在沙*或細*上,然后在切塊上面覆蓋5厘米左右厚的沙*或細*,用水壺噴水保持濕潤。
若溫度比較低,上面可以覆蓋一層稻草保溫催芽。在催芽過程中若覆蓋的沙*或細*變干,要用水壺噴水保濕,手握成團時是最好的,在保濕的同時還要防止種薯腐爛。待種薯幼芽長出5毫米左右,揭去覆蓋物,適當降溫或移至溫度較低處壯芽。種薯以堆放1-2層為宜,不要太厚。每天要小心輕翻,使發(fā)芽均勻粗壯,避免下層薯塊芽太長。
二、土豆催芽有什么好處?
1、經(jīng)過催芽的種薯出苗早,苗齊、苗壯
催芽的土豆塊莖因幼芽已生長2-3厘米時播種,芽基根點早已突出,播種后須根很快即可伸長。由于根系形成得快而早,幼苗得到水分和養(yǎng)分后也會很快出*。在幼苗健壯生長的同時,匍匐莖的生長和塊莖的形成時期也會相對提前,而且催芽的塊莖播種后出苗整齊、苗壯、苗全。未催芽的塊莖,播種后從幼芽萌動、生長到出*,最少比催芽的塊莖晚10-15天。
2、病薯率減少
沒有經(jīng)過催芽的塊莖很容易出苗不整齊、單株間產(chǎn)量差異較大,另外,塊莖潛伏的病害未暴露,播種后因爛種常造成缺苗斷壟。特別是患晚疫病和細菌病害的塊莖在低溫貯藏過程中,病斑發(fā)展慢,播種時可能病癥很輕,播種后隨著田間的溫濕度升高,種薯很容易在病菌發(fā)展后腐爛或造成缺苗或形成病株。催芽的塊莖由于在催芽過程把病薯和不健康的塊莖基本完全消除,所以苗全、苗壯能得到保證。
3、避免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由于在人工的保護環(huán)境條件下催芽,可以躲過或減輕某些自然災害的危害(如干旱、澇災、霜凍等)。
4、可以清除混雜品種,以純化良種
因品種不同,幼芽的性狀也有所不同,故可以利用催芽機會清除混雜品種,以純化良種。
以上就是土豆催芽的方法及好處,催芽是土豆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chǎn)的重要措施。催芽的塊莖生長的植株無論在整齊度上、健康狀態(tài)上還是生育期上,均占有優(yōu)勢,結果必然比未催芽的種薯產(chǎn)量高。
關于土豆催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